“文物+故事”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承具象化

本文转自:大庆日报

“行走的文物课堂”走进让胡路区创业城街道,激活红色基因

“文物+故事”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承具象化

活动参与者在创业之家共享空间参观。实习记者 胡意浛 摄

本报讯(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沈艳茹 实习记者 李卓 胡意浛)9月22日,在“9·26创业纪念日”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学习宣传日”来临之际,让胡路区委宣传部、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让胡路区创业城街道,以“文物为媒、故事为桥、精神为魂”,在创业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联合举办“致敬铁人共读”系列活动之“行走的文物课堂走进创业城街道”主题讲座,推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承具象化、年轻化。

活动伊始,参与者步入创业城街道创业之家共享空间参观。随后,“行走的文物课堂”正式开讲,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的讲述人以“解锁光阴密语,探访文物传奇”为主题,通过PPT课件与实物展品结合的形式,将岩芯、草籽、干打垒工具等一件件“会说话”的油田文物搬上“讲台”。生动的讲述,让在场人员仿佛置身于那个“青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的火热年代,于时光褶皱中触摸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最本真的温度。

“当年我们住地窨子,零下30多摄氏度,棉裤冻成冰坨子,走路‘咔嚓’响,但一想到国家缺油,手里的扳手就更有劲儿!”“创业故事会”环节,3位老会战用带着乡音的朴实话语,讲述着“人拉肩扛运设备”“盆端桶提运泥浆”的奋斗往事,引发强烈共鸣。年轻一代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深刻领悟到“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内核如何在艰苦卓绝中淬炼而生。

活动现场,主办方还为捐赠“会战”藏品的前辈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这些承载着油田记忆的老物件,将通过规范化收藏与展览,继续讲述“岁月的故事”。此外,创业城街道还为老会战们献上精心准备的“会战生日包”,以暖心举措致敬前辈功勋。活动尾声,参与者参观了“功勋十井——大庆油田的奋斗坐标”主题展,通过一组组数据,直观感受“十口油井”的战略意义,进一步厚植“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家国情怀。

据了解,此次活动不仅是老会战们重拾奋战记忆的“精神茶话会”,更是年轻一代对话历史的“传承课堂”。让胡路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探索依托“红色场馆+街道(乡镇)+社区(村屯)”三级阵地,打造“会战故事会”等常态化品牌活动,让红色教育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共鸣”,推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承走深走实。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