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派选手的“不平庸”打法——访富安达基金申坤

   
  

  “市场波动在所难免,要想让持有人真正赚到钱,持有感受非常重要,因此控制回撤和贡献收益在某种意义上同等重要。”申坤表示。近年来,她的投资风格愈发稳健,回撤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作为采用GARP投资策略的基金经理,她致力于追求有质量的增长和安全的估值位置。

  申坤表示,有人擅长大类资产配置,有人擅长博弈主题行情,但她始终只想选有成长性的公司,并在估值合理或被低估时买入,赚业绩增长和业绩超预期带来的估值提升的钱。

  “我不喜欢追着热点买。短期看,如果急着做业绩而去右侧投资、追热点,反而很难赚钱。但如果以一年以上的维度看,公司能用时间证明增长实力,让我赚到企业价值的钱,那我不仅能买到价格底部的标的,持有心态也能更平稳。”她说。

  ◎记者 朱妍

  当市场追逐热点时,她却靠偏左侧的均衡打法前瞻性重仓个股;当部分资金因“对等关税”恐慌离场时,她却逆势加仓印制电路板及光模块——凭借“行业分散+个股集中”的平衡术,近一年以来,富安达优势成长混合的基金经理申坤在多个领域挖掘“有安全边际的成长股”,并拿下超90%的回报。这位坚守GARP策略、“宁可错过,不可做错”的基金经理,如何在结构性市场中既控回撤又抓收益?带着上述问题,上海证券报记者对申坤进行了专访。

  均衡配置不意味平庸

  “从组合构建角度出发,我力求贡献‘均衡稳定’的业绩,而非靠单一行业或热点博取收益。如果过度集中于某一个赛道,一旦遇到‘黑天鹅事件’,或者自己对行业所处阶段判断出现偏差,组合面临的冲击和下行风险会非常大,导致业绩剧烈波动。我倾向于组合里同时有四、五个行业的标的,如算力、消费电子、新消费、锂电等,就算某一个板块短期调整,其他板块的业绩贡献也能对冲部分风险,让产品净值曲线更趋于平滑。”申坤说。

  在个股方面,她会在每个行业里精选“有安全边际的成长股”,然后进行有选择的重仓,而非“撒胡椒面”式分散。比如:在算力链中,她不会分散买多个光模块公司,而是重仓深入跟踪的、能明确受益于前沿产品放量的标的;消费电子里,她则聚焦单机价值量提升、有精密制造壁垒的龙头。这种“行业分散+个股集中”的均衡,既能避免单一行业风险,又能通过优质个股的业绩增长带动组合收益,不会出现过度分散导致产品“平庸化”的情况。

  Choice数据显示,近一年来,截至9月15日,申坤管理的富安达优势成长混合A的收益超90%。她分析称,业绩不错的核心原因,并非偏右侧、集中配置涨幅大的板块,而是前瞻性地重仓了一些个股,这些个股累计收益较大。

  申坤举了个例子,一季度DeepSeek推出,市场普遍关注AI应用和人形机器人等AI终端,担心互联网大厂在算力上的资本开支放缓,但她却看法不同:“《浪潮之巅》中曾提到安迪-比尔定律——即软件膨胀会吞噬硬件性能提升带来的好处,促使人们不断更新硬件设备,从而形成硬件与软件螺旋上升的发展态势。所以,我当时的判断是人工智能时代才刚刚开始,大模型和应用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上游算力的支持。”

  今年4月,她仔细研究了PCB(印制电路板)和光模块公司的产能分布,以及它们在供应链里的竞争力,发现这些公司能把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额外成本更顺利转出。所以,她逆势加仓算力公司。

  申坤表示,不能“为了均衡而均衡”,而是要在均衡的基础上,选对每个行业的“高胜率”标的。这些标的本身具有弹性,再通过行业分散控制风险,实现“均衡下的锐度”,而不是靠单一热点赚“快钱”。

  为投资者真正赚到钱

  “市场波动在所难免,要想让持有人真正赚到钱,持有感受非常重要,因此控制回撤和贡献收益在某种意义上同等重要。”申坤表示。近年来,她的投资风格愈发稳健,回撤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作为采用GARP投资策略的基金经理,她致力于追求有质量的增长和安全的估值位置。

  申坤表示,有人擅长大类资产配置,有人擅长博弈主题行情,但她始终只想选有成长性的公司,并在估值合理或被低估时买入,赚业绩增长和业绩超预期带来的估值提升的钱。

  “我不喜欢追着热点买。短期看,如果急着做业绩而去右侧投资、追热点,反而很难赚钱。但如果以一年以上的维度看,公司能用时间证明增长实力,让我赚到企业价值的钱,那我不仅能买到价格底部的标的,持有心态也能更平稳。”她说。

  Choice数据显示,除今年刚开始管理的富安达消费主题混合外,目前由她管理的基金近一年最大回撤均在20%以下。在回撤控制上,申坤表示,除“均衡投资”外:一是抄底时要更审慎,不盲目越跌越买,防止掉入估值陷阱;二是要会自上而下判断市场环境,比如融资环境收紧时,不会硬追高估值成长股,而是偏向现金流稳定、有分红安全垫的标的。

  她在具体选股时:首先会选择长期增长前景好的行业,并观察个股盈利能力、ROE水平、现金流状况,以及管理层是否务实远见、产品或商业模式是否有一定的门槛。至于对安全边际的判断,她首先关注公司业绩的兑现性和内生性,避免“伪成长”标的;其次会通过产业链上下游来验证公司的真实成长性和管理层能力;最后是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投资,“宁肯错过,不要做错”。

  中国资产中枢上行

  今年以来,中国资产表现优异。申坤认为,其核心原因在于市场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比如科技领域DeepSeek的推出,医药领域海外授权数量持续攀升等。此外,政策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度和支持力度持续提升。因此,从中期维度看市场的中枢是上行的。随着后续中长期资金的入市,增量资金也会流向符合机构审美的优质公司,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仍有较多投资机遇。

  对于后续看好的投资机会,申坤表示,AI有望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现在正处于这个大时代的开端,未来会诞生很多千亿元乃至万亿元市值的公司。人工智能产业链很长,是一个值得持续挖掘的大板块。算力方面,国产算力持续进步,芯片制程的突破依赖于半导体设备、材料的国产化进程。国内外通用模型和垂类应用模型在不断迭代。智能手机、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则是人工智能落地的载体。

  (本栏目由易方达基金特别支持)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