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智锋 青岛报道
近日,浙江嘉兴山姆会员超市销售的一款“蟹黄四宝面”因包装标签不一致引发消费者质疑。顾客发现产品外包装标注为“日晒面”,内包装与小包装却显示为“干碱面”,部分外包装还出现疑似原始标签被覆盖的痕迹。消费者怀疑产品实际含食用碱却未在配料表中标明,遂向监管部门投诉。目前,嘉兴市市场监管局经开分局已立案调查,并向生产地监管部门发出协查函。
8月15日,多家媒体报道了“蟹四宝蟹黄面”标签表述差异问题。据报道,消费者潘先生发现产品中层真空袋原有标签被新标签覆盖,撕开后可见底层标注的“干碱面”字样及配料表中缺失的“碳酸钠(食用碱)”条目。潘先生随后向嘉兴市市场监管局经开分局提交书面投诉,质疑生产商未依法标示真实成分。
针对此次投诉,嘉兴市场监管部门迅速介入,立案调查并启动跨区域协查机制。食品生产和销售往往涉及多地流通,单一地方执法难以全面彻查,跨区域协查正成为厘清责任、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嘉兴市市场监管局经开分局明确表示,“产品是否违规不能由企业单方面说了算”,这一回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众疑虑。在食品流通链条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跨地区、快响应的监管协作机制显得愈发重要。
与此同时,事件也引发了对大型商超供应链管理的关注。山姆会员商店一向以“品质把控”为卖点,此次出现标签不一致情况,令人对其供应链管控产生疑问。有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大型商超必须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加强产品抽检,并建立全链条可追溯体系,确保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信息真实、一致。
尽管事件起因仅是一处包装标签,但其引发的讨论已延伸至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及企业诚信经营等多个层面。
监管部门的及时介入、企业的回应和消费者的主动维权,使这起地方性消费纠纷升级为公共议题。业内人士表示,尽管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但此事件再次提醒食品生产企业和零售商家:必须高度重视产品信息披露和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无小事,每一个标签都关乎企业声誉与消费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