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哈尔滨日报
“迷你小黄瓜” 结出“新希望”
延寿县延河镇打造“庭院经济”果蔬发展样本
农户采摘“迷你小黄瓜”。
钱玺勇 霍明 本报记者 张大星文/摄
初秋的冰城,瓜果飘香。走进延寿县延河镇新兴村村民董春宝家的菜园,迎面是绿瀑般的黄瓜架。枝叶掩映间,顶花带刺的小黄瓜娇嫩可人。董春宝夫妇挎着桶,正忙着用指尖轻巧采摘丰收果。
“我们种的‘迷你小黄瓜’也叫‘荷兰乳瓜’,主要用于生产酸黄瓜罐头。别看这小黄瓜个头小,批发价每斤能卖到1.8元!”董春宝掂着手中每根长五六厘米、粗细匀称的小黄瓜说。8月以来,董春宝家小菜园的1400株黄瓜秧,已产出3000多斤鲜嫩小黄瓜,为他们家带来了约4500元的收入。
“包括董春宝在内,新兴村有36户参与了‘迷你小黄瓜’种植,党员带头,脱贫户占了一半多。”新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晓辉介绍,为了让村民没有后顾之忧,除了提供种子,村里还专门指派一名村干部提供技术指导,保障每家每户都能把小黄瓜种好。
同镇的新生村、横山村也掀起了种植推广热潮。“我们以每棚500元的价格流转村民土地,统一种植了15亩‘迷你小黄瓜’,预计秋后可为集体增收10万元。”新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金凯介绍,村里专门设置了26个公益岗位,定向吸纳脱贫户全程参与栽苗、管理和采摘,按小时计酬。“勤快的收入已超过3000元。”张金凯说,扣除成本后的收益将用于反哺乡村建设,形成“集体增收、民生改善、再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横山村,5名村干部带头试种了5亩“迷你小黄瓜”,带动14户村民同步种下了10亩小黄瓜。目前,“迷你小黄瓜”已带来5万元收益,预计秋后总收入可达12万元。
“集体示范引领,党员带头冲锋,村民自主发力,订单种植托底……”延河镇副镇长张源龙说,推广“迷你小黄瓜”种植靠这“四驱”收到了良好效果。延河镇党委、政府积极牵线,与哈尔滨奥极鑫食品公司签订保底价购销合同,由企业提供优质种源,派技术员全程护航——从栽种、田间管理到采收全程帮扶,保障村民“既种得好又卖得好”。
目前,延河镇已有104户村民参与“迷你小黄瓜”订单种植,73栋育苗大棚、48.5亩农家小菜园。延河镇党委书记李德生表示,延河镇将聚焦“扩规模、强链条、精管理”三大方向,充分发挥现有育苗大棚优势,计划明年推广种植1000棚以上,力争实现千万元产值目标。积极发展小黄瓜深加工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持续深化农技合作,与科研院校紧密协同,以精耕细作推动规范化发展提质增效,打造“绿色果蔬产业强镇”,走出一条“产业兴、农民富、院落美”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