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度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背后动因有哪些?

国家能源局8月2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1至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86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其中7月单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

澎湃新闻注意到,这是中国月度全社会用电量规模历史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在全球范围内也属首次。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用电量数字攀升是多轮高温与工业生产稳中向好共同作用的结果。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从分产业用电看,7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第二产业用电量5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第三产业用电量20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0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0%。

长期以来,工业是用电的“压舱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智部副主任蒋德斌对澎湃新闻表示,7月当月,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比上月提高了1.5个百分点,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领先。1-7月,第二产业用电量374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

从细分领域来看,中电联数据显示,7月份,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0.5%,连续两月负增长后转正。消费品制造业中,食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3%、5.3%和5.1%。

蒋德斌介绍,1-7月,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2.3个百分点。1-7月,汽车制造业(9.7%)、通用设备制造业(7.3%)、专用设备制造业(6.2%)、仪器仪表制造业(5.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0%)用电量相对领先。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7月用电量同比增长25.7%。

第三产业用电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1-7月,第三产业用电量112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7月当月用电量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月提高1.7个百分点。

其中,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带动下,1-7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2%。同期,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0%,由于电动汽车高速发展,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6%。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数据,7月全国多地出现多轮高温,全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受此拉动,当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8.0%。在持续高温高湿天气拉动下,全国多地负荷创新高。7月,河南、陕西、山东、四川、安徽、湖北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30%。”蒋德斌称。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