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城学院2025年新生数据出炉,7210名本科新生正式加入这个大家庭!这数字听起来就挺热闹,男生3003人,女生4207人,女生比男生多了千把人,校园里估计得有点“阴盛阳衰”的感觉。想知道这些新生的故事?咱们一起来看看这所学校的新鲜事!
这7210名新生来自全国26个省份,四川本地的学生占了大头,足足5452人,占了75.62%。这说明啥?锦城学院在四川的号召力杠杠的!省外的1758名学生里,重庆来的最多,有290人,山东160人,福建150人,河南145人,广东100人。这些地方的学生,估计是被锦城的专业和环境吸引,千里迢迢跑来求学。
说起专业,锦城学院可不简单,59个本科专业,15个专科专业,覆盖面广得很。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市场营销、新闻学、通信工程、网络与新媒体、金融学,这7个专业还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换句话说,这些专业在四川可是响当当的,学好了前途不愁!
不同学院的性别分布也有意思。文学与传媒学院、艺术学院、财务会计学院,女生扎堆,人数明显比男生多。想想也正常,这些专业偏文创和细致活儿,女生可能更感兴趣。反过来,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男生占了上风。敲代码、搞机械,男生好像更爱钻研这些。
新生里还有个亮点,来自21个民族!汉族最多,有6971人,占了大头。少数民族有239人,彝族最多,有45人。其他像布朗族、傣族、仡佬族、傈僳族、仫佬族、瑶族,每族只有1名学生,特别珍稀。这些同学聚在一起,校园文化得多丰富多彩!
再说说四川本地的生源,录取人数前5的中学全是硬核学校。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48人,绵阳中学实验学校41人,三台县芦溪中学、四川省简阳中学、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各35人。这些学校的学生能考进锦城,说明教学质量高,学生底子也好。
锦城学院的前身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05年建校,2021年才正式独立,改名叫成都锦城学院。短短几年,就发展成这样,吸引这么多学生,确实有两把刷子。学校不光专业多,还特别注重实用性,培养的学生能快速适应社会需求。
这么多新生涌进来,校园生活肯定热闹非凡。想象一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带着不同口音、不同习惯,聚在一个校园里,碰撞出多少火花?尤其是那些少数民族同学,他们带来的文化、美食、故事,估计能让食堂和社团活动都变得更有看头。
录取数据背后,还有个暖心的点。锦城学院不光看重分数,更注重给学生提供多样选择。学校设置这么多专业,就是想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不管你是喜欢文科的细腻,还是理工科的硬核,这里都有舞台让你发光。
说到这,锦城学院的吸引力还不止于此。四川作为教育大省,高校竞争激烈,锦城能脱颖而出,靠的是啥?除了专业的硬实力,还有校园环境和教学资源。成都是个宜居城市,气候好,生活节奏舒服,吸引了不少外省学生来体验“巴适”的生活。
这些新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可能是第一次离开家,带着憧憬和紧张来到成都;有的可能是冲着某个王牌专业来的,早就规划好未来;还有的可能就是喜欢成都的火锅和慢生活,觉得在这儿读书能学得开心、活得舒心。
数据是冰冷的,但背后的故事是热的。7210名新生,7210个不同的梦想,聚在锦城学院这个大舞台上。未来四年,他们会在这儿学知识、交朋友、长本事,慢慢变成更好的自己。想想就觉得挺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