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7年,拳王邹市明变卖全部房产,血亏2亿元,给所有人提了个醒

曾经的拳王邹市明,再次被质疑了!

这一次,大家不光怀疑他还能不能打,更是揣测他想重返拳台,是因为欠下几亿巨债。

早在去年,他就发微博称,时常梦到自己在拳台上的场景,还放话说2025年要“拳”力以赴,重新站上拳台。

可不少人心里直打鼓:“都44岁了,左眼视力才0.1,这样的条件搁拳击圈里,真还能打吗?”

不过,更有声音认为,邹市明复出的真正目的,恐怕是为了“捞钱还债”。

为啥这么说?那就得从他丢掉冠军头衔后,投身创业的经历说起。

2017年,对邹市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年,在万众瞩目的WBO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卫冕战中,邹市明输给几乎无人知晓的日本拳手木村翔,丢掉了冠军头衔。

邹市明没想到自己会输,但结果却告诉他——自己“老了”,可能要退出那个征战了二十年的拳击舞台。

随后,这位曾为中国拳击带来无数荣耀的奥运冠军、世界拳王,正式宣布告别职业拳台。

退役后的邹市明,状态大不如前。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想着曾经的光环,心中满是失落与不甘。

妻子冉盈颖担心他因此出现心理疾病,于是鼓励他去开一家拳馆,把自己对拳击的热爱传承下去。

妻子似乎点醒了他。于是,邹市明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开启创业之路。

他的野心不小,想把拳击这项运动在中国真正“做起来”,目标是打造一个像NBA那样具有巨大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体育产业模式。

2018年8月,上海黄浦江畔“邹市明搏击健身中心”高调开业。

这个规模1.8万平方米的搏击健身中心,差不多两个半标准足球场那么大。装修得也非常气派,里面处处可见邹市明的“冠军审美”。

跑步机选自德国顶尖品牌,单台超20万元;

悬挂的沙袋是职业拳手训练的标配;

更衣室的每一格储物空间,都由意大利工匠量身定制。

最绝的是三楼那家拳击主题咖啡馆,一杯拿铁敢卖128块,连杯垫都贼讲究,直接压上了他那标志性的金腰带图案。

邹市明说,要打造一个中国拳击的“朝圣之地”。

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虽然邹市明本人名气很大,带动了一些关注,但拳击运动在中国远不像篮球、羽毛球那样普及。

愿意花钱长期进行专业拳击训练或者办高端健身卡的人群,基数远不如预期那么大。

加上健身房、搏击馆竞争也非常激烈,能够选择邹市明这里的用户,少之又少。

而“黄金”选址每年高达千万元人民币的租金确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设备购置、员工工资、水电费等各项运营成本,合起来更是天文数字。

要想赚钱,必须得有大量的会员和稳定的高额收入才行,可事实却恰恰相反。

结果就是,这个位于黄浦江畔的“巨无霸”健身中心,客流量一直上不去,长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收入根本覆盖不了那庞大的租金和运营成本,就像一个无底洞,持续地亏损。

尽管邹市明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和资金,但商业规律是无情的。

最终,这个承载着他拳击商业化梦想的搏击健身中心,没能撑下去,只能以破产倒闭告终。

这次创业的尝试,没能像他在拳台上那样KO对手,反而被现实重重地“击倒”了。

邹市明聊起拳击中心,说开到现在就一个月是赚钱的,而且这钱还不是靠收会员费,是接了档综艺节目录制的活儿。

这地方总投入得两个亿出头,都是他自个儿掏的腰包。每每到发工资的日子,他就一个头两个大。

创业梦碎,随之而来的是沉重的现实——巨大的债务压力。

搏击健身中心的破产,留下了亟待填补的巨额资金窟窿。

今年上半年,“邹市明中年返贫”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

冉莹颖称,夫妻二人已卖掉了国内外的多处房产,包括北京的两套豪宅、上海陆家嘴的公寓、洛杉矶的度假别墅,还有贵州老家的房产。

她还提到,自己已经六年没有买过新包了。为了还债,她把很多自己心爱的、珍藏的名牌包包、首饰等奢侈品都拿来卖掉了。

要知道,作为曾经的央视主持人、拳王妻子,冉莹颖出现在公众视野时,常常是一身名牌,各种奢侈品包包更是她的“标配”,是时尚版面的常客。

这一系列转变,让网友们不得不去猜想邹市明现在的处境。

一些键盘侠开始翻旧账,指责冉莹颖过去“太高调”“太能花钱”,甚至把邹市明创业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她,刻薄地称她为“败家女人”,觉得是她“拖垮”了邹市明。

面对这些刺耳的质疑和网络暴力,邹市明给出了明确的回应:

他不希望任何人给妻子扣上不公的帽子,并强调夫妻二人始终是共进退的。

他特别提到,在自己忙于事业时,正是冉莹颖默默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妻子把儿子也教育得非常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在他心中,妻子的支持和牺牲是无价的。

此外,邹市明也坦诚自身的不足,毫不避讳地承认自己确实失败了。

他说,自己作为运动员转型,尽管有一些市场认知度,但依然缺乏对商业的理解。

自己对未来盲目乐观,而没有去考虑周边的环境,用户人群,以及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有句话说得好:“挫折磨难是磨练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尽管经历了坎坷,且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邹市明说,他依然会和妻子积极面对,坚定地走下去。

创业失败的经历,也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自己的商业认知。

创业的挫折与外界的目光,反而让邹市明变得更加坦然了。

除了大大方方地承认失败,在他心中,那个方方正正的拳台,始终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

他多次公开表达过强烈的愿望:“我还想再回拳台!”他坦言,拳台是“大家认识我的地方”,承载着他最辉煌的记忆和未竟的梦想。

哪怕有人直接猜测他复出是“为了捞金还债”,邹市照样云淡风轻。

他的回应就两点:一是回拳台是圆自己一个念想,二是大大方方承认赚钱有啥可丢脸的?”

尽管当下有困难,夫妻俩也从未丢掉自己的责任。

一方面,他们在积极拥抱变化,利用各自的优势,在“新媒体”平台努力开拓新的收入来源,共同为家庭的未来打拼。

冉莹颖凭借过往的主持经验和社交能力,积极运营社交媒体,分享家庭生活、运动理念,甚至尝试直播带货。

邹市明也更多地出现在镜头前,分享拳击知识、训练日常,甚至参与一些综艺和访谈,保持曝光度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夫妻二人并没有减少对孩子教育的投入。

他们的三个孩子仍就读于上海顶级国际学校,单年学费总和超过百万元。

冉莹颖在访谈中明确表示:“孩子的教育一点没马虎。”即便需要变卖奢侈品凑学费,也绝不降低教育标准。

必须承认,冉莹颖当老婆和妈妈都很到位。

当大众说她败家,她不仅没急眼,反而说是粉丝爱邹市明的表现。最实在的是,三个孩子被她养得是真不错。

他们的大儿子邹明轩就曾在社交平台回复说:

“妈妈哐哐给自己和弟弟买衣服,妈妈穿的则是几年前的,或者朋友品牌送的,或代言送的,希望大家不要在言语上去伤害我妈妈。”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

但生活的点滴里,总有些甜蜜与温暖,让我们在再苦再难的时候,依然坚信明天会更好,未来依旧充满希望。

邹市明的经历,就像一场漫长的拳击赛,起起落落。

昔日奥运拳台称王,今朝商海折戟沉沙。44岁的他,用七年光阴和超两亿资金,在创业路上支付了“天价学费”,商业是残酷的,不是谁都能赚到钱。

不过,谁的人生能一帆风顺?又有谁敢保证自己选的路百分百正确,一点不绕弯?

关键是,挨了生活的重拳,你能不能自个儿撑起来!品出点教训来,然后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上路。

人生的拳台上,真正的胜利者,不是从未倒下的人,而是每一次被击倒后,都顽强地站起来,读秒结束,继续战斗的人。

最后,邹市明,还能不能站回职业拳台,再打出一个奇迹来?我们不得而知。

但他面对人生重挫时的这份“站起来的勇气”,已经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