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欢呼》一书的作者凯尔西·威廉姆斯,今年3月曾准确预言今年金价将涨至3460美元(当时金价还在3000美元)。本周他又抛出惊人言论:美元一文不值,黄金价格高达 10 万美元。
首先,作者一上来就丢出个大招:如果美元彻底崩溃、变得一文不值,那黄金涨到10万美元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本来花3万美元买了10盎司黄金,账面上看涨到了100万美元,听起来很爽吧?但——如果这时候美元已经没人愿意收、超市也不认它、连手机都没电了——那你拿着这“百万美元”能干嘛?所以问题根本不在“黄金涨了多少”,而是你能不能用它去换到你想要的东西?它还有没有“购买力”?
这就引出一个重点——黄金不是“涨”了,而是“守住了你能过的日子”。
其次,如果美元真崩了,那黄金也不会再用“美元”来计价了。有可能会改用另一种货币(比如人民币、某种加密货币),也可能用“黄金本身”来定价一切——比如一条牛仔裤0.01盎司黄金、一袋米0.005盎司,就像过去金本位年代,重要的不是“金价多少”,而是你手里的金能买多少东西。
第三,作者指出,如果美元真的崩溃,那全球金融系统都会瘫痪:银行系统瘫痪、股市关门;通讯瘫痪、公共服务中断;人们不再信任任何“数字财富”,而是回到“实物交换”。听起来是不是像一部“金融版末日片”?你拥有黄金没错,但你周围是社会混乱、物资短缺、治安崩溃……你确定想过这样的“有钱日子”?所以,这种“靠黄金翻100倍”的场景,其实是你不该真心期盼的。
作者说得很清楚:
1980年,一盎司黄金值843美元。今天约3400美元,整整涨了四倍。看似暴涨,实则只是刚好抵御了美元贬值所带来的“购买力缩水”。
1980年你年薪5万美元,能过不错的生活。今天得赚到20万美元,才能过一样的生活。而黄金,也正是那个“从843涨到3400”的避风港。
所以,黄金真正保护的,不是财富数字,而是你的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