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项业务违规,鹿城农商行被罚455万,涉事副行长年薪123万

7月2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温州监管分局披露一张大额罚单。罚单显示,浙江温州鹿城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鹿城农商行”)因存在9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罚款455万元,另有时任副行长陈世叠等4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

具体来看,鹿城农商行存在的违规行为包括存款业务管理不审慎、贷款三查不到位、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收费管理不到位、员工管理不到位、股权管理不到位、投资业务整改不到位、理财业务管理不到位、跨区域展业。

从存贷业务到风险分类,从投资、理财到员工、股权管理,这一张罚单列出的违规行为,几乎覆盖了银行经营管理的所有板块。

被连带警告的4位相关责任人李方敏、陈世叠、李坚、朱张翔中,职位最高的是陈世叠,其目前仍是鹿城农商行副行长。2024年报显示,陈世叠在鹿城农商行改制前便在该行系统内任职(鹿城农商行由鹿城农村合作银行改制而来),担任鹿城农村合作银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主持)。2013年,鹿城农商行改制成功,正式挂牌营业,陈世叠先后在该行担任了金融同业部总经理、纪委书记、监事长、副行长等要职。2022年7月,陈世叠还被核准为鹿城农商行董事。

罚单中并未披露陈世叠需要对哪项违规负责,也没有写明相关责任人的时任职位,无法据此推测罚单所涉违规的发生时间。不过,在担任鹿城农商行副行长期间,陈世叠的薪酬待遇还算优厚。2024年,陈世叠的年薪为123.18万元,比2023年年薪多了11.13万元,2022年-2024年,陈世叠的税前年薪一直在百万以上。

整体来看,鹿城农商行高管薪酬都比较高,近三年里,该行7位领导人员(包含1位董事长、1位监事长、1位行长、4位副行长)的年薪始终保持在百万水平,2024年7位领导更是集体涨薪,其中,董事长陈国敏薪酬最高,其税前年薪为144.39万元,同比增加13.83万元。

对一家资产规模仅1019.13亿元,去年全年营收48.50亿元的地方农商行而言,这一高管薪酬水平还是十分突出的。作为对比,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的农商行——渝农商行,去年行长薪酬仅59.75万元。

回到罚单上来,这次罚单是鹿城农商行在2023年2月因“违规向股东提供融资”被原温州银保监分局罚款35万元后,时隔两年多收到的首张罚单,而这两张罚单的违规行为都包含股权管理违规,直指鹿城农商行的股权结构与管理问题。

就在该天价罚单披露的同一天,公众号“浙江中金拍卖”受持股人委托,发布相关推文拍卖鹿城农商行47.04万股自然人股权,起拍价为134.06万元。

整体来看,鹿城农商行的股权十分分散,截至2024年末,鹿城农商行一共有2323户股东,其中,法人股东仅89户,合计持有该行39.8%的股份,自然人股东有1542户,合计持有43.07%股份。

此外,鹿城农商行还有17.13%的员工持股,持股员工数一共有692户。而该行前十大股东都是民营企业,持股5%以上股东只有2位,分别是浙江和丰鞋业和大诚实业。

股权分散也意味着股东资质参差,截至2024年末,该行一共有19户股东办理了股权质押,股权质押比例占全行总股本的6.67%。其中,鹿城农商行第三大股东浙江长源矿业投资质押了4165万股股份,占其所持全部股份的82.968%。

股利分配方面,虽然2024年鹿城农商行高层薪酬集体上涨,但股东分红并未出现相应提升,2023年、2024年,鹿城农商行的现金分红总额都是1.18亿元,计算下来,平均每股分红约0.09元。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