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白酒市场,长久以来,高度白酒如53度的飞天茅台和52度的五粮液等,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这一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近年来,多家知名白酒企业开始涉足低度酒领域,纷纷推出度数低于38度的产品,甚至尝试将柠檬等风味融入其中,为传统白酒市场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在这场白酒降度的竞赛中,五粮液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参与者。该公司计划推出一款29度的“一见倾心”新品,旨在吸引年轻消费者。泸州老窖也不甘落后,其28度的国窖1573已经研发成功,并计划进一步探索更低度数的产品,如16度和6度等。洋河股份、水井坊、酒鬼酒和天佑德酒等上市公司也纷纷表态,已研发或即将推出低度酒产品。
五粮液此次重返低度酒市场,并非一时兴起。早在1990年代初,该公司就曾推出过29度的产品,但后来在21世纪初期停产。如今,五粮液再次涉足这一领域,无疑是对低度酒市场前景的乐观预期。事实上,根据一项针对20岁至35岁年轻人的调研显示,白酒在年轻人喜爱的酒饮品类中仅占19%,远低于啤酒(52%)和洋酒、果酒(29%)。年轻人普遍对高度白酒的辛辣刺激感表示排斥,而对低度酒的偏好占比超过60%。
低度酒市场的快速增长,也引起了中国酒业协会的注意。据该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低度酒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远超白酒行业整体水平。这一趋势迫使白酒企业不得不做出改变,以应对市场竞争的压力。
事实上,一些白酒企业已经尝到了低度酒的甜头。泸州老窖方面透露,38度的国窖1573市场占比逐年提高,规模已接近100亿元,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柱。洋河股份的42度海之蓝和40.8度M6+等产品在中低度市场也表现出色。这些成功案例无疑为其他白酒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白酒降度并非易事。白酒降度并非简单稀释酒精浓度,而是需要对酿酒工艺进行大幅调整。五粮液在研发29度产品时发现,降度后酒体中的酸酯平衡被打破,必须通过色谱分析等手段精准调控微量成分比例,才能确保口感。泸州老窖的38度国窖1573则采用了“冷冻过滤+老酒勾调”技术,在-10℃低温下处理酒体,再加入窖藏多年的基酒提升风味。
尽管低度白酒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新产品上市初期属于试水阶段,企业通常不会大幅度投入产能和铺开渠道。因此,消费者在市场上还难以见到大量超低度数的白酒产品。不过,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开设小酒馆和快闪店等方式,拓展消费场景和打开市场知名度。
在北京798艺术区,泸州老窖开设了一家限定快闪店,销售多款以旗下核心单品为基酒的鸡尾酒产品。这家快闪店集酒咖、艺展、买手店与艺术家轮值客厅于一体,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和外国消费者前来光顾。通过这种方式,泸州老窖成功地将低度白酒与夏日冰饮相结合,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饮酒体验。
随着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为白酒消费的主力军,白酒企业也在逐渐改变传统的卖酒思维模式,转而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低度白酒的推广上,还体现在鸡尾酒等调制酒品的创新上。多家头部酒企已经在宜宾、太原等地开设了自有品牌小酒馆,供应各类鸡尾酒产品,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