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保险要适度合理规划保权益

近年来,银行利率持续走低,储蓄收益不断减少,让众多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财规划。在此背景下,保险理财凭借其独特优势,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成为不少人资产配置的新选择。

自2022年以来,银行存款挂牌利率经历了多次下调,到如今,活期存款利率近乎为零,1年期定存利率也降至1%以下,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银行储蓄的“保值增值”能力被削弱,居民们开始寻求其他能让财富稳定增长的方式。而保险理财,尤其是储蓄型保险产品,因其兼具保障与投资功能,正成为投资者的“避风港”。

以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为例,年金险可以在约定时间内,按照一定周期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为投保人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流,特别适合用于规划养老生活,保障晚年生活质量。比如,一位消费者在年轻时投保年金险,退休后就可以定期领取年金,让养老更有经济保障。增额终身寿险则是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准,保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按照一定比例递增,而且资金灵活性相对较高,投保人可通过减保的方式部分领取现金价值,以满足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还能实现财富传承。

除了稳定的收益,保险理财在风险保障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投保人遭遇意外或疾病,保险能提供经济支持,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这是单纯的银行储蓄无法做到的。而且,保险产品的收益相对稳定,风险较低,在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能为投资者锁定长期收益,不用担心市场利率波动对资产的影响。

不过,在选择保险理财产品时,投资者也需要谨慎。保险产品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消费者要充分结合自身年龄、健康状况、财务能力及家庭需求,理性评估风险。例如,临近退休的曾先生计划投保某款20年期年金保险,原打算选择“年缴3万元、缴费10年”。但保险公司客户经理评估发现,曾先生3年后退休收入将大幅减少,儿子即将面临子女教育支出,夫妻未来还可能面临健康风险。若按原计划投保,退休后可能因收入下降无力续费,导致保单失效、利益受损。于是客户经理建议缩短缴费期至3年,在退休前完成缴费,曾先生采纳建议后有效规避了长期缴费风险。

这一案例提醒广大消费者,投保并非单纯追求收益,更需动态评估自身经济状况与家庭需求,避免因缴费期过长或保障错配引发后续风险。投保需谨记“三要”原则:一是要动态评估缴费能力,结合职业稳定性、退休规划、家庭刚性支出等,预判未来收入变化,优先选择与自身经济周期匹配的缴费方式;二是要合理匹配产品需求,根据年龄、家庭阶段配置保障优先级,优先覆盖健康、意外等基础风险,再规划养老、教育等长期储蓄目标;三是要警惕销售误导陷阱,认真核对合同条款,重点关注缴费年限、现金价值、退保损失等内容,勿轻信“高收益承诺”,投保时独立完成风险测评,留存沟通记录,遇问题及时联系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沟通。

在银行低利率的大背景下,保险理财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但投资者一定要充分了解产品特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谨慎做出决策,让保险理财真正成为家庭财富的“稳定器”。(记者 乔宏玉 实习生 李思翰)

编辑 寒冰

来源 张家口日报

【来源:张家口发布】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