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自2020年7月踏入资本市场大门以来,已悄然走过五个春秋。从初登市场时的212.4元收盘价与849.81亿元市值,到如今2437.39亿元的市值规模,寒武纪的成长轨迹不仅映射出营收版图的持续扩张,更彰显了其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深耕细作。然而,尽管布局深远,公司的盈利能力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寒武纪的核心业务聚焦于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及终端设备中。其产品矩阵主要由云端产品线和边缘产品线构成,其中云端产品线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收入占比高达99.30%,边缘产品线则以0.56%的份额作为补充。
回顾寒武纪的上市之路,2020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35亿元,而截至2024年这一完整财年,归母净利润仍为负值,达到-4.52亿元,累计利润变化微小,增长仅为4.10%。这五年间,寒武纪经历了五年的亏损历程,尽管有三年归母净利润实现了正增长,占比60%,但整体财务状况仍显严峻,持续亏损成为难以忽视的现状。
从营收层面观察,寒武纪展现出了积极的增长态势。自2020年的4.59亿元营收起步,至2024年已跃升至11.74亿元,五年间实现了1.56倍的增长,显示出公司在市场拓展上的不懈努力。
然而,利润表现却未能与营收增长同步。从2020年至2024年,寒武纪的归母净利润始终徘徊在亏损边缘,亏损额度基本维持在-4亿元至-5亿元之间,未见明显改善。
尽管如此,寒武纪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却颇为亮眼。自上市以来,公司市值实现了1.87倍的增长,凸显出投资者对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高度认可。2025年2月25日,寒武纪市值创下3418.43亿元的历史新高,股价也随之飙升至818.87元。然而,截至7月18日收盘,公司股价回调至582.62元,市值回落至2437.39亿元,与峰值相比减少了981.04亿元,市值蒸发比例达到28.70%。
寒武纪的五年上市路,既见证了公司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深耕与探索,也反映了其在盈利道路上的坎坷与挑战。面对未来,寒武纪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盈利增长,将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