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重返上海,最高达37℃,本周将迎近十年最短伏期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本周高温天气重新回归申城。

今天(14日),上海最高温35℃,触及高温线。周三,气温来到近期高点,最高可达37℃。配合高温一起回归的还有午后降水,大家在防暑防晒的同时,要提防午后“下开水”。本周后期,申城气温回落,最高温在33℃左右。

从全国来看,本周高温核心区主要在西北到华北地区,部分地区将出现40℃以上的酷热天气。滚滚热浪提醒着人们,我国已经进入今年的盛夏期。

7月20日,我国正式进入三伏天。所谓“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传统中,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则不固定,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这就导致三伏天的总时长在30天、40天两者中灵活切换。

从2015年至2024年,我国已连续10年的三伏天都是40天。上一次出现为期30天的三伏天,还是在2014年。今年伏期也是30天,这将打破持续十年的“加长版”模式,成为近十年来的最短伏期。

“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气最重、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最短伏期意味着热度降级吗?

其实,三伏天的推算,依据的是我国传统的干支纪日法,而不是根据气象学规律。

因此,三伏天是长是短,和气温并没有直接关联。比如2023年,上海三伏天是40天,但高温少、雨水多,和2022年的40天三伏相比是火力大降。据统计,2023年三伏天的高温日有11个,2022年33个。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