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香港,2025年的豪宅市场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商业地产板块的持续低迷形成鲜明对比。今年上半年,豪宅成交量显著增长,其中大额交易尤为引人注目,多由内地买家接手。
根据测量师行莱坊发布的《全球超级豪宅报告》,在追踪的12个市场中,今年一季度超级豪宅交易总数达到527宗。中国香港以42宗交易位列第六,同比增长17%,交易金额高达6.9亿美元。而在过去12个月中,全球超级豪宅总成交达到2055宗,中国香港以229宗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迪拜和纽约。
从中国香港本地市场环境来看,今年前五个月,总价超过亿港元的豪宅已成交52套,较此前数年有所增长。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其中约七成由内地买家购入。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中国内地富豪对香港豪宅市场的浓厚兴趣,也彰显了中国香港作为国际房地产市场的独特吸引力。
豪宅市场的升温与多重利好因素密切相关。首先,中国香港特区从2024年开始推出的新版“优化投资移民计划”规定,申请人可投资住宅物业,且单一物业成交价须为5000万港元或以上。这一政策无疑为5000万港元以上的豪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中国香港取消印花税而新加坡向外国买家征收高达60%的购房税,以及部分移民回流等趋势,使得中国香港楼市在经历了一轮下调后,迎来了上扬周期。全球房产经纪公司居外IQI集团香港总监李瑞华表示,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他们便带迪拜、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地的买家来中国香港看房。今年春天,他们的一组迪拜客户在九龙塘看中了一套10亿港元的豪宅,但房子已被内地买家买下,这让他们意识到香港的豪宅市场行情已经到来。
世邦魏理仕香港资本市场部执行董事及主管甄浚岷也指出,中国香港上半年的豪宅整体交投情况表现良好,与仍然低迷的商业地产板块相比,豪宅成交量显著增长。其中,大额豪宅成交主要由内地买家承接,显示出优质超豪宅仍受到中国内地富豪及中资企业老板的青睐。
中国香港特区为投资者提供了三重选择:配置股市、债市等金融产品,写字楼和商铺,以及超级豪宅。随着商铺等物业价格持续承压,财务类投资者愿意减持套现,这既增加了市场豪宅项目的供应,也提升了买家的议价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与2024年的降税“政策市”相比,中国香港豪宅市场近期的畅旺态势主要受金融资金环境方面影响。1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于两个月前大幅由4%跌至低于1%,使得买家借贷成本下降,增加了入市信心,刺激了豪宅市场的交投。
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的交投也呈现出畅旺态势,尤其是IPO集资数额不断创下新高。这一背景加之当地豪宅整体价格已有一成至三成不等的跌幅,“股楼双旺”正逐渐落地成真。与此同时,中国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国际化金融环境和与中国内地的紧密联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技行业高管来投资与定居。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香港豪宅市场正迎来更多的资金流入,尤其是来自亚洲地区的净财富流入。这不仅标志着中国香港豪宅市场的复苏,也反映了中国香港在全球富裕人士眼中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