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茂名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教学创新团队启动仪式在信宜市实验学校举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10支跨学段思政教学创新团队授牌。活动现场通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学段教师同讲“劳动价值”主题课,首次全景式展现思政教育纵向衔接的“茂名思路”。
本次活动由茂名市教育局联合两所高校共同主办,近200名教育工作者参与。茂名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广海为10支创新团队授牌,覆盖从高校到小学的全学段教育主体,包括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茂名市第一中学、信宜市实验学校、方兴小学等代表性学校。
信宜市实验学校邓汉才团队展示的“思政+美育”融合成果让人眼前一亮,其特殊教育节目《温暖遇见》曾登上省级舞台。茂名市第一中学杨海燕团队提出的“微光思政”理念引发共鸣,该团队通过“微技融合、微题深研”三联动模式,已构建起纵向贯通的思政教学新生态。
信宜市实验学校黄莹老师以红领巾争章活动引导小学生分担家务;信宜市实验学校初中教师杨雪慧以基层干部“零点巡查救57人”事迹诠释劳动价值;高中思政教师代表信宜中学梁明琨老师借本地新农人阮康梅的创业案例,剖析平凡劳动的时代意义;大学思政教师代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老师江文红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老师周芷如则从人工智能挑战、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等理论维度,深化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辩证认知。四节思政微课层层递进,呈现思政教育“螺旋上升”的一体化设计。
教学展示环节,凸显一体化设计特色。信宜市实验学校小学教师黄莹以红领巾争章活动引导孩子分担家务;该校初中教师杨雪慧用基层干部“零点巡查救57人”案例诠释劳动意义;信宜中学高中教师梁明琨则剖析新农人阮康梅的创业故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江文红老师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周芷如老师则从人工智能挑战、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等理论维度,深化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辩证认知。四节课呈现从具象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跃升。
“新时代思政课要解好‘方程式’更要写好‘散文诗’。”茂名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组执行组长唐少莲教授在专题报告强调,需融合理论思政、实践思政与智能思政,打造有温度的育人体系。
茂名市教育局局长林卫兴提出,各团队既要筑牢思想根基,又要搭建好学段衔接的“立交桥”。据悉,茂名市将通过联合备课机制、学科融合实践及“行走的思政课”三大路径,构建全域思政育人网络。
此次活动是茂名进一步推进茂名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和“百校联百县”行动,促进茂名市“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茂名将重点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师资轮训机制,实现跨学段教研活动常态化。
茂名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教学创新团队名单出炉!排名不分先后(可多选)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 茂名市电白区教师发展中心 茂名市第一中学 化州市官桥中学 茂名市祥和中学 信宜市实验学校 高州中学初中校区 茂名市方兴小学 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东风小学 提交
撰文:叶洁 通讯员 江文红
【作者】 叶洁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