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中午好。
全职子女在家啃老,已经是普遍现象。
可相当多的朋友,不光没法踏实啃老,还被家人反向啃小。
啥是啃小?简单说就是刚有工作,转头就得养爸妈。
挣钱了不敢花,怕家里揭不开锅;
压抑各种欲望,还被孝道话术洗脑。
为啥被父母吸血,他们却不懂拒绝?
以下是他们自己的故事。
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把我看到崩溃,别人的父母对子女是全力托举,而我的家庭只会吸血。
我老家定位很经典,老人重男轻女,父母要天价彩礼,我一人上班,给全家补窟窿。
专科毕业后,我从底层销售做起, 2019年的时候,我底薪还不足三千块;
我爸经常暗示我,懂事的女儿都定期给家里汇钱。
于是我拿出三分之一工资,定期打到家里账户,并且毫无怨言。
但这还远远不够,22年我爸网络赌博,房子被抵押,23年我奶奶脑瘫卧床,家里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让我弟弟24年结婚。
这几年我给家里补了数不清的钱,债主上门电话会打到我这,奶奶病倒六个子女没人愿意请护工;
弟弟相亲跟人家说他姐在外面挣大钱,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让女方尽管提。
是,我这几年事业确实可以,从销售行业离开后,我跟朋友做网店创业挣了点钱,但基本也没攒下来。
樊胜美可以跟家里斩断关系,我却不行。
因为我爸妈找我的时候,是可怜兮兮的那种,从来不会大呼小叫,只是打打感情牌,诉诉苦顺便要点钱。
不管他们吧,毕竟是家人,管吧,这种一拖三的日子,真是看不到尽头。
我没介意过家里的条件,没怨过自己没出生在罗马,没嫌过父母没创造好的物质条件。
我只是纳闷,为什么像我爸妈这种人要生孩子?生了孩子用爱当借口,把孩子当工具人来用?
我妈逢人夸我太有出息了,女儿就是好;毕竟这些年前后给了他们快五十万。
邻居们看到我妈炫耀,表面迎合我爸妈,背地蛐蛐这家的女儿倒霉,风言风语很多,我都知道。
但我爸妈真的信了,真以为羡慕有人给他们兜底,可别人全都是在看笑话。
我这几年也没谈过恋爱,就算谈也不敢让家里知道。
因为我家对待婚恋的态度是,谁谁家女儿找的男友条件好得不得了,去年刚结婚,今年全家都跟着致富。
拿婚姻当赌注,所以我不能拉别人下水。
我知道这样的家只会拖累自己,但我始终对他们有很深的亲情,又爱又恨,已经认命。
我爸妈离婚后,我就成了我妈的精神寄托。
自从我工作离开家以后,我妈总是以各种理由,跟我进行精神索取。
母亲节我忘记买礼物,发了红包,她阴阳我不用心,连束花都不舍得买,字里行间是真的生气那种。
其实我当天工作出了重大问题,加班还被领导骂个狗血淋头了;
当我打开手机确认她有没有收红包,看到的是她长篇大论的指责。
这还没完,当晚她屏蔽了我,发朋友圈骂我;
说自己当母亲多不容易,女儿认为爱是理所当然之类的小作文,公开发表让别人知道,暗示我没有在母亲节这天,做到女儿应尽的义务。
这条朋友圈是表姐截图给我看的,我才知道母亲节表姐送了她妈妈一个包,拿去我家跟我妈显摆,导致我妈把怨气发我身上了。
但这种事也不是一次了。
我谈恋爱出去旅游,她会说,还是你潇洒,你自由,有钱了就挥霍。
我放假不想回家,她会说,路费没有几个钱,也没让你带礼物回来孝敬我。
我分享工作到朋友圈立人设,她蹦出来说,这么拼也没见涨几个工资,尴尬得我秒删了那条朋友圈。
从小到大,我一直被比较、被拉踩、被索取。
她甚至吃醋我和好朋友聚会,生气我和男友关系好;
每次她因为各种小事发作,我都会花点钱给她买礼物,安抚了事。
你肯定会问,花钱管用吗?真管用。
她就要我一刻不停哄着她,想着她,但我真的做不到。
按理说单亲家庭的孩子,我本身的心理状态已经很有问题了,但我还在努力调整积极乐观,还见过几次心理咨询师。
可当我有一点好转,不那么压抑想死的时候,她像感知到什么一样,马上打电话找事儿,说点难听的话。
我不敢跟她硬碰硬,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只是一味忍让。
那是我知道,说了也没用,还会把我往下拽。
被她精神啃食这么多年,我不光重新养育不了自己,我还要一次次重新养育她。
我爸妈是典型的传统父母,生孩子就是为了防老。
我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等我们老了,全指望你了。
实际上是从我顺利入职开始,他们就已经把生活压力转嫁到我的身上。
我是男生,在北京工作五年了,至今没有存下买房的钱。
上一次回家,我爸零帧起手,“反正北京房你也买不起,不如给我和你妈升级一套电梯房”。
老家哪个小区什么价位,他早都看好了,还给我列出年内升级住房的三大必要。
列出的原因无外乎是,老了爬不动楼了,别人儿子给换两套房了,按理说你这些年多少也有点存款吧。给我听沉默了。
我北京的同事靠爸妈交了首付,我没有心理不平衡,还坚定要靠自己买房的决心,不给家里添负担;
没想到转头被我爸摆了一道,还让我报出自己的存款数额。
难听的话在嘴边,又被我生生憋回去;
这次返家不欢而散,我还喜提“不孝子、自私鬼”的称号。
从那之后我就不怎么回家了,还特意给我妹打过电话,她还没毕业,如果我妹像我一样有工作,我爸肯定是不会放过的。
后来我往回琢磨以前发生过的事儿,其实一切有迹可循。
想起他住院给我狂打电话,让我请假回去交住院费,让我找关系给他住单间;
想起我在北京失业半年没敢说,他让我订机票让他也来北京见见“世面”;
想到高中填报志愿,我在乎的是学校分数线,他让我算哪个专业学费最便宜。
不是所有爸妈都爱孩子,这话真的一点都不假。
我能做的就是慢慢切割,生我养我确实了不起,但这种债我也还不起了。
这几年“旧的亲情关系”频繁被摆到台面上来;
全网没被好好爱过的小孩,都在看到亲情综艺后开始应激。
一边复盘原生家庭的创伤,一边在内心重塑理想的父母。
这种对亲情关系的执念,正是源自内心极度的匮乏感。
罗翔说,“中国式父母的爱总是刚刚好,没有多到让孩子快乐长大,也没有少到让孩子狠心抛弃父母;
无数个日夜对他们既讨厌又心疼,你深知他们是世上最亲的人,同时又无法回避他们确实伤过你;
所以愧疚二字就会摆到中间,把一切平衡得刚刚好,刚刚好让人痛苦一生。”
被吸血的本质,是父母错位的情感需求在代际传递。
但爱从来都不该是债务。
与其做愧疚的孩子,不如远离有毒的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