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这五项数据对比不符,企业可能会被税务盯上!
大数据的环境中,现在企业的经营情况都是受到监管。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一些经营中涉及到的数据就要重点监管!
1. 增值税收入和企业所得税收入对比的风险
1)风险点:收入确认时点差异风险(主要是预收款长期挂账没有结转收入)、未开票收入漏报风险(企业仅申报开票收入,未开票收入漏报)。
2)应对方式:建立“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收入差异调节表”,按月来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收入确认条款以及税务处理规则。
2. 职工薪酬支出与个税申报数据对比风险
1)风险点:应付职工薪酬大于个税申报的总额(常见虚列工资、实物福利等未合并申报);跨期申报差异风险
2)应对方式:规范福利费核算,明确应税补贴项目;可建立“工资—个税—社保三表联动台账”
3. 财务报表利润与企业所得税申报利润差异风险
1)风险点:纳税调整项目遗漏(主要有超限额费用调增、免税收入调减等);会计差错传导风险(比如收入成本错计)都将影响税务申报的准确性。
2)应对方式:建立财税差异复核机制,重点监控“其他”科目异常波动;也可编制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明细表!
4. 印花税申报与合同执行情况对比风险
1)风险点:税目适用税率错误(有的合同适用万分之三的税率,有的合同适用万分之五的税率);应税合同漏报风险(比如电子协议等常见购销、租赁等协议未及时申报)
2)应对方式:可建立合同备案登记制度、定期核对实际执行的税率金额。
5. 房产税计税依据跟财务报表差异的风险
1)房产原值核定错误(改扩建支出未追加原值);出租收入隐匿风险
2)应对方式:记录原值构成以及出租状态、定期对比申报的数据
对于企业来说,每月各个部门可以开展数据交叉验证,关注数据差异异常的项目。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合理合规的经营,正确纳税。
申明:文章来源公一重一浩《税穗》了解园区税收优惠政策详情,减轻企业税负压力可移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