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平方米“创新强磁场”!中山留创园新园启用

4月29日,“国家高层次人才服务行——走进广东中山”“留创导师湾区行”启动仪式暨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新园启用项目签约活动在中山举行。

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新园。

中国中山留创园是中山市唯一的“双国字号”平台,园区总建筑面积超16万平方米的新建载体全面投入使用,将重点围绕光电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依托中山火炬高新区雄厚的产业基础,着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以光电产业为主题的留创平台,为中山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力支撑。

高端“智囊团”为企业把脉问诊

此次“国家高层次人才服务行——走进广东中山”活动采取国家部委、广东省、中山市合作联动模式,遴选10名国家高层次人才专家深入中山镇街企业一线把脉问诊,通过技术交流、对接洽谈、入企指导,为高层次人才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搭建平台,加速实现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五链”深度融合,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在活动开始前,国家高层次人才专家与企业代表就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会后,专家们将奔赴市内各镇街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和技术服务。

同时,“留创导师湾区行”活动以“百万英才汇南粤”工程为统领,邀请4位顶尖留创导师深入中国中山留创园、广州南沙留创园、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开展实地考察和深度交流,重点针对当前省内留创园在运营模式创新、服务体系优化、资源对接效能等方面存在的关键性瓶颈问题把脉问诊,助力提升广东省留创园创新活力和服务效能,进而吸引更多留学回国人员在粤创新创业。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陶静表示,本次活动围绕光电光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领域,搭建起高层次人才和地方产业创新集群的交流平台。希望各位专家积极承担使命责任,发挥专业特长,为中山市产业培育、技术攻关和重点项目助力,促进大湾区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产业发展顾问为“湾区光谷”赋能

拼发展的内核是拼人才。这两年,中山围绕高质量发展部署开展了多项重点工作,“人才”均是绕不开的关键词。

活动上,中山为近期新增的6家博士博士后平台单位授予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牌匾,中山市荣获2023、2024年度政府特殊津贴的7名专家分别被颁发荣誉证书,展现中山市“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流得动、服务好”的人才发展生态。

中山为近期新增的6家博士博士后平台授牌。

“深中一体化”加速推进的当下,中山在火炬高新区谋划开拓20平方公里产业发展新空间打造“湾区光谷”,建设大湾区高水平光电信息产业集聚区。4位在光电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被颁发中山火炬高新区产业发展顾问证书,“湾区光谷”再添得力“同盟军”。

一批优质项目及平台相继签约

活动上,中国中山留创园作为签约主体,与一批优质机构、平台和项目进行签约,通过深化全面战略合作,进一步完善园区的科技孵化服务体系,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为区域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和园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其中,2025年第一季度优质留创项目签约聚焦光电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将有力充实“硬科技”孵化矩阵,为未来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5 年第一季度优质留创项目签约。

深中产业孵化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的正式签约也是一大亮点。该平台将进一步擦亮“深中协同 联合孵化”战略合作品牌,以跨区域资源融通突破空间壁垒,以创新要素协同激活发展动能。

此外,中山留创园还与8家机构进行全国海创资源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签约,内容涵盖技术转移、创业孵化、跨境服务等领域,标志着园区在构建海创资源协同创新体系方面迈出了历史性一步,为留学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要素支撑。

中山火炬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义强表示,一批以华科城为代表的机构平台强势入驻,以仿生机器人为代表的优质项目成功落地,将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为火炬高新区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接下来,中国中山留创园将紧抓新园启用的利好机遇,以打造湾区西岸“创新主体最活跃、创业资源最聚集、创造能力最持久”的全链条孵化园区为宗旨,向“全国极具影响力的一流留创园”目标迈进。

“我们热切期盼留创园以新园启用为契机,联合更多广深港澳资源,共建‘产业孵化协同创新中心’,让更多‘湾区智造’从火炬高新区走向世界;我们诚挚邀请天下英才共赴‘黄金内湾’之约,在火炬高新区这片热地上创新创业,共筑美好未来!”张义强说。

相关链接

作为中山市唯一的“双国字号”平台,中国中山留创园已累计引进企业近600家,柔性引进各类人才逾600人。成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50家、上市及收(并)购企业1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超10家、省级创新团队3个、市级科研创新团队12个,自主培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4名,成功孵化一批明星企业,并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评价A类、优秀广东省海智工作站、首批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等多项荣誉及授牌。

采写:南方+记者 杨慧荣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作者】 杨慧荣;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