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预告,还以为胡曼黎摊上的这400赔款 ,薛晓舟能用的法学本科的专业知识,给打赢官司。
今晚看,她这个官司,能少出,但不可能一毛不拔。
因为她与公司是合作关系,真正出了问题两方都是赔偿主体。
购买年金的客户的保险协议单的那“风险自担”,的确胡曼黎所写。
但当初胡曼黎签下的单子,是在经过审核后,才正式生效。
若是客户的本金没亏,那肯定就没有这回事了。
可客户生意链断后才想起这份年金,来要取才发现本金即将亏完。
一想立马就想起胡曼黎签字,然后告。
有笔迹检查,公司输理,所以只能先赔付客户。
然后再以起诉的方式找胡曼黎要钱。
400万,不是小数目;无论是客户还是公司,都舍不得。
公司起诉,胡曼黎没办法,只能想办法还……。
其实胡曼黎遇到这样的事,很正常,毕竟她可是连死亡证明都没看到就催着理赔走加急通道办身故保险的人。还有那个乳腺癌患者。
她是会能屈能伸,也很会谈话交心,当然维持与客户友谊,她更是手拿把掐。
但她不仅心软,而且还有点站错队了。
她是保险业务员,靠卖保险生存是事实,客户是她的衣食父母,他把客户当上帝能理解。
但公司是她的合作方啊,她赚钱也离不开公司提供服务。
所以,作为业务员必须得知道底线是什么,怎样守住底线。
法学院毕业理赔部工作过的薛晓舟,懂法也懂理赔流程,这也是胡曼找上薛晓舟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最终让胡曼黎选择薛晓舟,则是因为薛晓舟拿到了她当做聚宝盆的电话本后,居然还想着给她还回来。
薛晓舟的行为,让胡曼黎看到了底线,看到了薛晓舟不会坑她。
从两人签合作协议开始,在整个合作过程中,薛晓舟的确做到了坚持原则不坑不骗。
可以说他们的合作的确是双赢。
只是当这400万的赔款判决一下了,胡曼黎有点傻眼了。
傻过一会后,她就赶紧借薛晓舟流露出对她所生好感,赶走了薛晓舟。
她总不能连累薛晓舟啊!
可即便娘娘如何隐藏,薛晓舟还是清楚了胡曼黎的困境。
然后他主动找到邱丽苏,提出愿意以300万的价格把父亲留给自己的公司股份转给他。
邱丽苏早就想把公司变成自己个的呢,这薛晓舟来的正是时间呢。
就这样,准备充足薛晓舟找到胡曼黎,提到自己愿意出钱。
可结果,胡曼黎拒绝了薛晓舟施舍,就像拒绝丁致远在父亲病重时拿来的现金一样。
主角磨烂多还真是事实,胡曼黎刚开局就连了一出失败大戏,丈夫出轨外加事业遭受严重打击。
好不容易走了出来。
这又是一出祸不单行,父亲脑出血住院,自己又背上了那么大数量的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