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银行推出新的消费贷款利率优惠活动,部分银行的消费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甚至跌破3%。
例如,杭州银行通过发放贷款优惠券来推广消费贷款,广告宣称,使用首贷优惠券后,消费贷款的最低利率可达2.88%,最高可贷金额为20万元。浦发银行的“浦闪贷”产品目前推出了限时优惠利率,年化利率(单利)最低也可达2.88%。
民生银行、北京银行推出的限时优惠利率则更低。民生银行的消费贷款产品“民易贷”在1月27日前申请可享受最低2.76%的优惠利率,线上申请的最高额度为30万元。
不过,相较于股份行和城商行的促销手段,国有大行推出的消费贷利率普遍在3%以上。例如,中国银行的“中银e贷”提供最高20万元的贷款额度,最低年化利率为3.4%。建设银行的“快贷”年化利率从3.45%起,最高额度为20万元。交通银行的“惠民贷”年化利率则在3.2%至3.6%之间。
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扩大有助于银行优化收入结构和提升盈利能力,但在消费贷款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银行也要关注零售信贷资产质量的风险。
去年上半年,包括多家国有行在内,虽然整体资产质量相对稳健,但部分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率出现抬升。截至2024年6月末,农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了26.5%,不良率从1.04%升到1.17%。工商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也较上年末增长了17.4%,不良率从1.34%上升到1.65%。
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的个人消费贷不良率也有所上升。2024年半年报显示,民生银行个人类不良贷款率为1.69%,比上年末上升0.17个百分点。上海银行的个人贷款和垫款不良率为1.11%,较前一年末上升了0.22个百分点。青岛农商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从1.71%上升到了2024年末的2.06%。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