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丢了2000吨铜?
6月13日,有消息称,物产中大(600704.SH)近期丢失了2000吨从俄罗斯购买的铜产品,价值约2000万美元。
据上海证券报,从目前公开报道信息来看,物产中大从一家俄罗斯铜厂购买了2000吨精炼铜,本应于5月份交货。但这批货物没有到达宁波港。根据处理这批货物的航运公司的记录,这些金属被列为花岗岩,可能已经运到土耳其。公司的工作人员已前往俄罗斯调查事情真相。
对此,6月14日盘前,物产中大发布说明公告称,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初步核实。
物产中大称,其正在向控股子公司物产中大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控股78.18%,以下简称“物产国际”)进一步核实情况。公司具有完善的内控制度,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贸易业务相关风险,保障公司在国际贸易中合法合规运营。
另外,物产中大表示,该次事项涉及公司金额约1.1亿元人民币,占公司归母净利润较小(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801.61亿元、利润总额72.99亿元、归母净利润36.17亿元),对后续经营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物产中大进一步表示,公司将密切关注本次事件进展情况,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截至14日中午12点,物产中大股价报4.47元,跌2.19%,总市值232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翻阅物产中大年报发现,物产国际此前也曾遭遇货物消失或短少的情况,物产中大往年的年报中曾披露相关诉讼纠纷。
2023年年报披露,物产国际因受天津思拓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委托进口铁矿砂,遂于2014年11月与北京中物储签订了进口货代协议,约定船名加内特项下的铁矿粉委托其报关、报验并保管。
2015年4月,物产国际发现货物明显短少,对方作出了情况说明和承诺。2015年5月,物产国际要求提货时,北京中物储找各种借口不予办理提货手续。物产国际遂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经济损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物产国际对账面应收款1030.51万元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6月14日,有熟悉大宗贸易业务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国际贸易的复杂性,大宗商品在交割期间丢失的事件在行业内并不少见。
公开资料显示,物产中大是中国供应链集成服务领军企业,首批国家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也是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
物产中大官网显示,集团是浙江省属特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拥有成员单位超400家,员工逾2万人 ,办有1所企业大学,业务范围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2011年起连续13年入围世界500强(2023年列138位),2014年成为全国首家双AAA主体信用评级的地方流通企业,2016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12样本》,2017年荣登全国流通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榜首、荣获“四个强省”十大领军企业称号,2021年成为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天眼查显示,物产中大集团实控人为浙江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3年年报显示,物产中大业务涵盖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金融服务、高端制造等。其中,在高端制造业务板块,公司还从事电线电缆生产。2023年公司累计实现线缆板块主营业务收入83.87亿元,同比增长10.05%,利润总额6.52亿元,同比增长14.19%;产品方面,深水水密电缆(1000米水深以下),产品纵向水密性能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而铜也是制造电线电缆的主要原材料。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日前,在公司举行的投资者接待日上,有投资者问“铜价上涨对公司的影响,如何展望公司电缆业务增速? ”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铜作为电线电缆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其价格的上涨会增加线缆公司的生产成本,线缆终端产品的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滞后性,一定程度上将压缩部分利润空间。公司已采用有备库的商业模式,且有较强的资金实力,总体风险可控。从一季度经营情况看,线缆板块的营收、利润比上年同期皆保持增长态势。随着国家‘双碳’目标推进、新能源市场爆发式增长、新基建投资的兴起, 给新能源装备电缆、节能环保电缆和特种电缆等产品带来了极大的市场机遇,公司将持续推进渠道建设,激发创新活力,积极扩大市场份额,以更好的业绩增长来回报广大投资者。”
铜价方面,今年以来,国际铜价持续上涨,在5月一度站上每吨11.1万美元的历史高位,此后价格虽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徘徊。行业分析师预计,铜价近期还会进一步上涨。沪铜期货最新价格约为8万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