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达因材施教的“最后一公里”

本文转自:文汇报

徐怡敏

徐怡敏

因材施教的模样,在华模“数智融合”办学整体改革跃升的“破题行动”中找到了“原型”,找寻了要走的“道路”。

说实在的,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征程中,因材施教是实现这个教育目标的最佳设计,也是落实立德树人、大思政的途径。因材施教是常理,是共识,是指针。如何把常理化为战略,把共识化为行动,把指针化为路径,我们从“数智融合”中再次找到了载体,全课程走班制和全员导师制的实施,让因材施教梦想成真。

教育,可谓是“万里长征”;因材施教,可谓是“最后一公里”,这“最后一公里”的走完,需要心智设标、睿智引路、数智协同。今天,我们从教育本源着眼,从数智融合着手,通过文化立校和数智化校园建设,打开了因材施教“最后一公里”达成的行进方式,这拼的是教育的使命与担当,借的是技术的科学与昌明,行的是规律的依照和遵循。

培育时代新人,就是要引导每一个学生成为有头脑、有技术、有情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实现因材施教便是坦途和桥梁。

(作者为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校长、特级校长)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