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2025年川渝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开幕式在巴中市举行。成都终身教育领域强势出圈—— 一举斩获3项国家级、16项省级荣誉,覆盖“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百姓学习之星”等五大核心类别,以19项国省大奖的硬核成绩单,彰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建设成效,成为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标杆样板。


国家级表彰
2025年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2025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馆长郑华,以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美德为己任,收藏明清民国时期纸质家谱、家风匾额、家训对联等家学文化实物8万余件,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他深挖文化内涵,深耕文化与公益事业,联动党政机关、院校企业等开展上百场讲座、传统文化活动及主题展览。

省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11245”武侯市民公益大课堂项目建立于2014年,以“价值引领、公益普惠、全龄共学、幸福武侯”为核心理念,11年来,“武侯市民公益大课堂”累计投入1800余万元,累计服务市民216.5万人次,市民学习成果获得奖励表彰300余次。

“金牛道·全龄学”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秉持“秦开蜀道置金牛”的开拓创新精神,聚焦“一老一小”,基本形成“四大发展”支撑体系,打造“三全”学习样板,基本构建起从0—100岁全龄覆盖全龄友好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累计开展活动1000余场,惠及110余万人次。

“家成天府·共育未来”——四川天府新区家庭教育项目聚焦家长学校建设,从明确“谁来办”“谁来教”“教什么”“怎么评”四个维度,系统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和运行。首创“1+9+119”家庭教育网格化服务体系,设立学生成长关爱基金孵化“慈善+教育”新模式。

“青融创·幸福里‘非遗+文创’就业增收”(青白江)项目聚焦“非遗+文创”领域,构建起涵盖项目培育、技能培训、文化交流等多环节的完整体系,常年开展非遗蜀绣、面塑、扎染、钩织等技能培训,文创产品研发及销售,帮助200多名困难人群实现了新业态下的灵活就业创业。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成都终身教育事业发展的深耕不辍。
自2020年起,全市已连续举办5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通过成果展示、典型表彰、特色活动等多元形式,让终身学习理念融入城市肌理。数据见证跨越式成长:2020至2025年间,成都累计培育10名全国百姓学习之星、19个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省级层面斩获25个品牌项目、19名学习之星,市级层面涌现118个品牌项目、164名学习之星,构建起“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荣誉矩阵,织密覆盖全民的终身学习网络。

老年教育民生实事项目成都开放大学教学点中国画课堂

老年教育民生实事项目武侯区四川省交通运输行业老年大学教学点时装模特课堂

成都全龄学堂·东郊记忆校点咖啡品鉴课堂

成都全龄学堂·青年夜校白领拳击课堂
近年来,成都市教育局牵头整合优质资源,推动社区教育内容迭代、形式创新,正深度打造以“全新、全龄、全民、全域”为核心的“成都全龄学堂”品牌项目,致力于实现终身教育资源普惠可及、便捷易得,让学习场景延伸至城市街头巷尾。下一步,成都教育将持续深化先进典型培育与宣传,以更丰富的学习供给、更便捷的学习渠道、更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注入源源不断的知识动能。
文 成都教育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