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 让知识“活”起来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

以学生为中心 让知识“活”起来

——记夏邑县第七初级中学九年级英语教师王彤

记者 张壮伟

  “从记事起,妈妈批改作业的灯光、姥爷和舅舅与学生谈心的身影,就刻在了我心里——当老师,是我从未变过的梦想。”11月6日,谈及教育初心,夏邑县第七初级中学九年级英语教师王彤眼中满是坚定。作为出身教育世家的教师,她从2004年走出商丘师范学院校门,便将这份对教育的热爱深耕在初中英语课堂。

  王彤的教育情怀,源于家庭的耳濡目染。姥爷是退休教师,舅舅深耕英语教学领域,母亲葛亚平也是资深英语教师。“小时候总跟着妈妈去学校,看着她用耐心帮学生攻克英语难点,看着学生们因为学会一个单词、读懂一篇短文露出笑容,我就觉得‘当老师真幸福’。”王彤回忆,大学选择英语教育专业时,全家人的支持更让她坚定了“接过教育接力棒”的决心。

  2004年,刚入职的王彤给自己立下规矩:“要像妈妈那样,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教。”如今,作为九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老师兼九年级英语教研组长,她仍常把母亲的话挂在嘴边:“教书不是‘完成任务’,是要让学生真正爱上这门课,能用英语看见更大的世界。”

  “王老师的英语课,从来不是枯燥的单词背诵。”这是学生们对王彤课堂的共识。在教学中,她始终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总在琢磨如何让抽象的英语知识变得生动。为激发基础薄弱学生的兴趣,她会把课本对话改编成情景剧,让学生上台扮演角色;针对毕业班复习压力大的问题,她设计“英语单词闯关游戏”,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帮学生巩固知识点;作为教研组长,她还带领组内教师打磨“分层教学方案”,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制定个性化学习目标,让每个孩子都能跟上节奏。

  “去年有个学生怕英语,连上课都不敢抬头。”王彤记得,她发现孩子喜欢看动画后,便推荐英文动画片段让他跟读,还特意在课堂上请他分享“动画里的英语”。渐渐地,这个孩子不仅敢举手发言,期末英语成绩还提升了30多分。“看到学生眼里的光被点亮,比拿任何荣誉都开心。”她说。

  21年的教学路上,王彤的“较真”是出了名的。为备好一堂示范课,她会反复修改教案到深夜,还主动向资深教师请教;县里举办“首届微课大赛”时,她顶着毕业班教学压力,利用周末录制微课,从脚本设计到画面剪辑亲力亲为,最终凭借生动的讲解、清晰的逻辑斩获一等奖。

  如今,她的荣誉簿上已填满“市级优质课教师”“县级优质课教师”“县十佳教师”等称号,还多次受邀担任夏邑县英语示范课主讲教师,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给更多同行。“荣誉不是终点,是督促我继续进步的动力。”王彤说,每次看到年轻教师在自己的指导下成长,就想起当年母亲带自己的模样——教育的传承,就是这样一代代接力。

  面对新时代学生的特点,王彤从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她会主动学习短视频里的英语教学技巧,把流行的“英语趣配音”引入课堂;课后常和学生聊他们喜欢的话题,用年轻人的语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现在的孩子思维活跃,不能用老办法教新学生。”她笑着说,最近正在研究“跨学科英语教学”,想把历史、地理知识融入英语课堂,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不只是一门语言,更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谈及未来,王彤的目光依旧温暖:“只要站在讲台上一天,我就会把耐心和专业捧给学生。希望能陪着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路上稳步走,更希望他们能通过英语,拥有更广阔的人生舞台。”这份从教育世家传承而来的热爱,正在她的课堂上,续写着新的育人故事。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