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劳动报
2025年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收官
——上海代表队托育选手夺冠侧记
李成溪
孙豫在进行婴幼儿照护练习。 ■受访对象供图
由全国总工会等主办的2025年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日前在四川绵阳落幕。在为期3天的赛期中,来自全国的32支代表队围绕“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和“保育师”两大赛项同台竞技。经过层层比拼,上海市代表队“沪幼爱之队”实现历史性突破,荣获婴幼儿引导员团体一等奖和保育师团体二等奖。其中,黄浦区选手孙豫在“婴幼儿发展引导员”项目中夺得个人第一。
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
从市赛夺冠再到国赛夺冠,回顾比赛的心路历程,孙豫直呼不容易:“这是一场脑力、体力和心力的三重考验。”
在备战国赛的日子里,孙豫和队友们经历了近一个月完全封闭的集训。“‘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赛项是今年新设赛道,每个比赛环节强手如林,不仅要求操作规范熟练,更强调科学性、安全性,以及个人的沟通和指导能力。”孙豫说,集训时间特别宝贵,为抓紧时间,她披星戴月练实操,闻鸡起舞背理论,随时随地整理错题,补齐短板弱项。
“封闭训练期间,大家团结一心,互相抽背理论知识,还把自己压箱底的实操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队员。”正是这样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的“魔鬼训练”,让孙豫在考场上成竹在胸,最终凭借无懈可击的出色表现摘得桂冠。
赛后,孙豫表示,小到如何冲调奶粉把握浓度,大到设计与小朋友互动的游戏,这些在赛场上需要精准回答和操作的考题,托育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对。“托育工作并非简单‘看孩子’,而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精湛技能的职业。今后,我会更加用心呵护婴幼儿这一‘最柔软的群体’。”
后勤保障的“大家长”
耀眼成绩的取得,亦离不开上海开放大学完善的后勤支持。学校非学历教育部尹梦瑶老师表示,为备战国赛,上海组建了教育、儿童保健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团队,在校内进行了为期近1个月的封闭式集训,精准提升选手们的专业能力。“参加集训的选手都非常刻苦,没有人愿意休息,到了吃饭时间,也不想停下来。”尹梦瑶说,有这么一个细节至今令她记忆深刻:“我们在排课的时候,特意在国庆中秋假期空出了3天时间休息,但是他们都说不要休息,让我们抓紧排课。”
看着选手们开启“拼命模式”,作为后勤保障的“大家长”,尹梦瑶也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为选手们保驾护航。她表示,集训期间,几乎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高强度的训练让不少选手有点吃不消。特别是每当模拟考成绩出炉那天,成绩不理想的选手就会情绪低落,放声大哭甚至怀疑自己。“有一次从电梯里出来,看到一名选手眼睛肿得像桃子一样,就猜到她肯定是因为没考好而哭鼻子。”为此,上海开放大学紧急抽调心理专家,为所有学员上了一堂心理疏导课程,帮助他们稳住心态、增强信心。
从四川载誉归来那天,考虑到选手们许久都没有见到自己的家人,上海开放大学给选手们制造了一个特别的惊喜——提前准备好鲜花和横幅,并邀请选手的家人到浦东机场接机。“选手们一看到自己的妈妈,就冲过去抱着不撒手,场面温馨又感人。”
■劳动报记者 李成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