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岳阳:以心为犁,深耕教育

本文转自:科教新报

  通讯员 唐轩 李学恩

  在邵东市城区二小的校园里,有一位始终扎根教育一线的耕耘者——彭岳阳,她在三尺讲台前已坚守二十六年,其中二十年承担班主任工作。多年来,她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赢得了校领导、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日常关怀:把学生当作自家子女

  作为班主任,彭岳阳始终将对学生的关怀融入日常,她不仅牵挂学生的学业与生活,更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小林刚转学来时,总是低着头,说话声音很轻。她成绩排在班级中下游,作业本上的字歪歪扭扭,一如她无处安放的心——父母长期在外,对她缺乏陪伴。彭岳阳将小林纳入“特别关注”名单,课堂上安排她发言,课后耐心指导;周末,邀请小林到家中一起做饭、看电影;鼓励她参加演讲比赛,陪改稿子、纠发音,给她加油打气。

  毕业多年,小林仍会返校看望彭岳阳,轻声诉说:“老师,是您让我相信,我也可以很优秀。”很多像小林这样的学生,始终把彭岳阳当作最信赖的人。

  敬业坚守:高龄孕期不离三尺讲台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彭岳阳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更是她行动的写照。

  二十六年来,她全身心投入工作,备课、上课、阅卷一丝不苟,从未因病因私请过一天假。2017年底,四十一岁的她怀上二胎,作为高龄产妇,孕期反应明显,前三个月需每十天往返邵阳中心医院检查。即便奔波疲惫,她也尽快赶回教室,累到扶着讲台才能站稳,仍拒绝请假:“一年级孩子刚适应小学生活,换老师会不适应。”凭借这份坚守,她整个孕期未缺一节课,所带班级在期末统考中取得全校第二的优异成绩。

  教育智慧:以宽容润养成长之路

  面对性格迥异的学生,彭岳阳深知宽容与引导的重要性。她认为,学生在成长中难免犯错,不能因一次过错就否定他们,更不能伤害其自尊。

  有一名成绩欠佳的学生在自习课上说笑,班干部制止无效后,两人发生冲突。彭岳阳没有急于批评,而是先分别谈心,倾听两人的想法,再引导他们反思过错。待两人认错后,她肯定认错态度,严肃指出错误,要求他们互相道歉,同时叮嘱班干部用正确的方式开展班级工作。这次“宽容教育”成效显著,两人之后都有了明显进步。

  彭岳阳用对教育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在平凡岗位书写不平凡的故事,她先后被评为优秀中队辅导员、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教师,所带的班级被邵阳市授予“红领巾奖章”集体三星章荣誉称号。

  彭岳阳坦言,未来会继续在教育的路上探索前行,让每名学生都能在课堂里收获成长,在人生路上绽放光彩。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