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学校:解锁宝藏课堂,开启多元学习新体验

近日,天山学校小学部课程小院儿的导师们化身“教育侦探”,深入各个教室,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潜伏”观察之旅。与常规的公开课不同,此次他们聚焦的是孩子们日常所上的普通课。令人惊喜的是,在这看似平常的课堂背后,竟隐藏着一座巨大的教学宝藏,老师们个个都是“深藏不露”的教学高手,将大单元教学运用得炉火纯青。

语文课堂:创意写作,乐趣无穷

曾经,孩子们面对阅读和写作愁眉苦脸,如今这种状况已不复存在。天山学校的语文老师们亮出了“秘密武器”——pizza图、气泡图、故事山等图表工具,将复杂的文本解析和写作思路变得清晰明了。在《二十年后的家乡》写作课上,“爆米花讨论”环节热闹非凡,孩子们轮流分享想法,思维如爆米花般噼里啪啦地迸发出来。小组展示环节更是创意满满,让人目不暇接。就连学拼音这样看似枯燥的事情,也因“小鸟叫”“时钟伙伴”等趣味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一年级的小豆丁们学得兴致勃勃。此外,老师还制定了明确的评价标准,让孩子们清楚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作文学习不再是“玄学”。

数学课堂:游戏相伴,思维可视

都说天山的数学课像游戏一样好玩,这背后是老师们付出的无数心血。在学习“1 - 5的认识”“图形规律”等单元时,泡泡图、CSQ工具成为孩子们理清思路的好帮手。复习长度单位时的“爆米花活动”、探究图形规律时的“时钟伙伴”合作,让学习充满乐趣。而“画廊漫步”环节更是别出心裁,孩子们将作业贴在墙上,如同逛画展一般互相学习点评,数学思维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孩子们能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比单纯做十道题更有效果。

英语课堂:开口不难,科技助力

“Famous people”“Friend Circle”等主题在老师的巧妙设计下不再高深莫测。鱼骨图、泡泡图帮助孩子们轻松整理词汇,“爆米花讨论”、小组做海报、“touch and guess”游戏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开口说英语。值得一提的是,天山英语课还引入了AI工具,孩子们写完“All about me”介绍稿后,AI能马上自动打分并给出反馈,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音乐课堂:多元体验,欢乐无限

天山的音乐课远不止于唱歌。在认识民族乐器时,老师运用爆米花、韦恩图引导孩子们自主总结乐器区别。奥尔夫音乐课上,唱歌、编动作、加乐器一气呵成,孩子们沉浸其中。在《打花巴掌》的课堂上,孩子们边拍手边扭动舞姿,欢乐的氛围溢出教室,这样的音乐课怎能不让人喜爱?

体育课堂:脑力体力,双重考验

体育老师的创意同样令人惊叹。跑步对抗赛融入“五子棋规则”,孩子们在奔跑中开动脑筋;跳跃教学细致入微,拆解成“起跳 - 腾空 - 收腿”三步,用小栏架分层练习,“老狼老狼几点了”竞赛让一年级小朋友也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在分组竞赛中不仅提升了技能,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回家后主动要求练习,好课堂的魅力尽显无遗。

美术课堂:跨学科融合,创意绽放

美术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爆米花发言工具、思维工具单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色彩认知和风景画创作。配合语文课举办的“我的漫画老师”艺术展,将二方连续图样涂色与数学规律相结合,编织课上孩子们从基础款逐步升级到自由创作。在《生活中的一角》单元里,孩子们用手机拍下生活小物并创作成画,让人感受到艺术就在身边。

科学课堂:动手实践,理解深刻

动物分类用思维导图、气泡图梳理逻辑,“遗传与变异”单元中孩子们亲手制作细胞结构模型、绘制遗传图解。他们小心翼翼地制作,一边操作一边讨论,认真专注的模样令人感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孩子们真正理解了知识,而非死记硬背,能指着自己制作的模型清晰地讲解细胞的结构。

经过一番巡课,我们总结出天山学校好课堂的共同特点:孩子们清楚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老师运用各种思维工具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课堂互动丰富多样,孩子们全程积极参与;评价标准明确,孩子们能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而且,这些精彩并非表演,而是孩子们每天真实的学习日常,没有提前排练,没有刻意准备,这才是真正的教学实力。

课程小院儿将继续开展“突击检查”,挖掘更多精彩课堂。也许下一次,您家孩子的课堂就会被“曝光”!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更多“大单元教学高手”即将闪亮登场!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