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学子共享优质教育阳光

本文转自:达州日报

城乡学子共享优质教育阳光

——达州“十四五”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亭子中学新校区。

“十四五”以来,我市始终将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核心目标,通过实施“网链共享计划”、组建教育联盟、加大硬件投入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基础教育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跨越式发展,让城乡学子共享优质教育阳光。

网链联动+教研协同

构建智慧教育生态

一大早,通川区第一小学校语文教师赵凤就专程来到通川区磐石镇第二中心校,为五年级的孩子们送来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送教下乡”,而是达州市“网链共享计划”中“线上直播+线下协同”教研模式的具体实践。“当孩子们把你当成可亲的朋友,课堂活力自然就来了!”赵凤课后感慨道。

依托“四川云教”省级平台,达州以通川一小为核心副链主校,联合西华师大附小等引领学校,打造教学联盟,构建覆盖通川区、万源市等多地16所学区中心校的“省—市—县—校”四级智慧教育生态。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协同”双轨模式,联盟校实现课程表、教研活动、质量评价“三同步”,乡村孩子每周能实时参与优质课程,乡村教师也获得了常态化学习提升渠道。

如今,磐石镇第二中心校的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教师教学思路拓宽了,学生眼界开阔了,重点中学升学率最高达62%,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实现了教育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

资源共享+硬件升级

打造品质教育阵地

在达州东部经开区麻柳中学,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与硬件设施的升级,正让学生的学习体验持续优化。学校开设成都七中直播班,让学生实时同步顶尖名校课堂;与达州中学开展“每周联合教研”,实现备课、授课、评课全流程协同;作为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基地及“双选双派”实验基地校,通过专家下沉、教师上行的双向交流,让教师队伍能力稳步提升。

硬件保障同样给力。总投资3.3亿元、占地146亩的亭子中学新校区,于2023年10月正式投用。近1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先进的实验室、可容纳700人的学术报告厅、功能齐备的运动场馆及多媒体教室等设施一应俱全,1957名师生告别破旧的老环境,迎来“推门见景、开窗见绿”的学习生活新空间。“学得好、住得好、吃得好,在这里学习特别快乐!”学生张钟元的话语道出了该校学生的共同心声。

全域发力+数据见证

迈向教育强市新征程

“十四五”以来,达州围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内涵发展”目标持续发力。全市划分46个学区,组建54个教育集团或教研联盟,66所中小学校结成帮扶对子,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

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42所,新增学位10.76万个;发放各类资助奖励资金超10亿元,惠及学生100万余人次;近5年向清华、北大输送优秀学子超百名。一组组亮眼数据,彰显着达州从教育大市向现代化教育强市迈进的坚实步伐,也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承诺成为现实。

□文/图 记者 魏磊 姚兰 李桦 李彦达


(教育责编:拓荒牛 )
2025年11月08日 17:44[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