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老年日报
“你张阿姨退休后又是学琵琶,又是参加合唱团,还总晒民族舞视频,等退休我也报班去学。”安迪妈妈的话,如今在无数中国家庭中不断回响,勾勒出老年群体“上学”的庞大潮流。
“新老人”重塑退休生活
曾经,老人朋友圈多是养生与“早安”图,如今却被书法、合唱视频等刷屏。这群曾被视为“数字难民”的老一辈,正将退休生活过成“开学仪式”。《2024中老年兴趣教育课程营销指南》显示,55.7%的中老年人群每月有精神需求类支出,24%选择老年大学、兴趣培训。老年教育从公立主导转向市场化,课程从线下到线上,从传统到直播带货等新形式,成为银发经济新风口。
需求觉醒催热市场重构
50岁-70岁、有稳定退休金、有受教育经历的“新老人”,不想“窝在家里”,渴望跟上时代、获得社交与自我价值。《2024中老年兴趣学习行业发展报告》表明,超八成中老年人参与或正进行兴趣学习。这种复合需求,让老年教育市场具备“流量聚合”属性,成为银发经济强入口。截至2024年末,全国老年大学约10.5万所,线上线下学员约3000万人,中老年在线教育付费人群约1785万。教培巨头纷纷转战,新东方、昂立等布局老年教育,垂直公司也积极入场。
衍生服务成盈利关键
中国老龄化加速,“新老人”每年超2000万人退休,为银发经济奠定庞大基数。但老年教育市场“叫好不叫座”,老人付费意愿低,99元月课受欢迎,超300元报名锐减。于是,低价课程成引流手段,衍生服务成盈利关键。老年研学旅游率先爆发,如“书法研学之旅”受热捧。教材器材销售、演出服装定制等衍生服务构成“后端盈利矩阵”。
从教育入口到生活生态
“老去”令人焦虑,源于“存在”危机。老年教育为缓解焦虑提供出口,贩卖的是积极生活方式。67岁李先生成短视频班“技术顾问”,王女士合唱团获满堂彩,他们收获“被需要感”和“成就感”。这种“再成长”带来转变,持续学习让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率降低,生活满意度提高。市场未来想象力无限,科技弥合数字鸿沟,让老人也能参与学习。当老人们积极学习、社交、创造,“变老”将摆脱沉重,成为充满希望的生命新体验。
澎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