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4%受访青年有过知识付费经历

在视频网站买一套音乐课,去播客软件听一节故事写作训练……如今,为知识付费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认可。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4%的受访青年有过知识付费的经历。其中,音视频课程是受访青年购买最多的知识付费产品。

正在北京上学的00后王欣购买了一位英语视频博主的英语教学课,这位博主她关注了很久,“感觉他英语确实很好,而且偏口语化,符合我想提高英语日常交流能力的需求。”在购买知识付费项目前,王欣一般会根据自身的需求认真调研,再决定是否付费。

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95后周晓是一名“资深”知识付费用户,上大学时就有过知识付费的经历。这几年,她陆续通过知识服务平台购买了一些不同类型的付费课程,“我希望未来自己也有机会在一个领域作出成绩,成为一名好的知识博主”。

9.9元的绘画教程、数十元的直播讲座、上百元的网站年费会员……现在的年轻人都购买过什么类型的知识付费产品?数据显示,52.2%的受访青年购买过音频、视频课程,49.9%的受访青年购买过订阅制会员,40.9%的受访者购买过电子书、论文、专业报告等。另外,线上直播与系列讲座等(34.5%)、付费问答与咨询(31.9%)、内容打赏(19.3%),付费社群(13.5%)等也是受访青年会选择的知识付费产品。

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服务形式,知识付费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徐新明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为知识付费提供了便利条件。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知识更加便捷。

90后李薇从2016年就开始购买知识付费产品,近10年来,她通过不同平台购买过各个领域的知识付费产品,包括理财、软件编程、配音、插画、减脂塑形等方面,“我觉得知识付费挺好的,花小钱就可以学习到一个新的东西”。

至今,周晓一共为知识付费产品花费了一万余元,但因为时间有限,其中一部分课程她并没有完成学习。近两年,她开始更认真地筛选付费内容,“只学一些必要的内容”。

大家平均一年愿意为购买知识付费产品花费多少?调查中,41.6%的受访青年愿意每年花费101-500元;24.2%的受访青年愿意花费501-1000元,23.8%的受访青年可以接受100元及以下的花费,7.9%的受访青年愿意花费1001-3000元,2.5%的受访青年愿意花费3000元以上。

周晓第一次购买知识付费产品是朋友分享的有关时间管理的课程,“内容刺激到了我的痛点”。后来,她又购买了这个博主的其他付费内容,“对提升我的职场思维还是有一些帮助的”。

对李薇而言,知识付费带给她的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上的满足,“我购买的知识付费课程都会学完”。作为一名长期的知识付费用户,她感觉近几年来知识付费的课程越来越多了,有些“鱼龙混杂”。“购买前还是应该先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内容,再决定是否付费”。

年轻人购买知识付费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数据显示,57.3%的受访青年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53.7%的受访青年是为了满足工作学业需求,此外,职业技能提升(49.9%)、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33.9%)、激励创作者(22.6%)等也是受访青年选择知识付费的原因。

“知识付费的兴起,可能与信息过剩有关,一些用户希望通过付费筛除一些低质量的知识内容。”徐新明表示,海量的信息导致人们浏览网络信息消耗过高的时间成本,而知识付费能够提供有用知识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有效降低用户获取知识的时间成本。

受访者中,05后占比1.7%,00后占比21.3%,95后占比24.5%,90后占比26.0%,85后占比12.8%,80后占比13.7%。

(黄子涵对本文亦有贡献,王欣、李薇、周晓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戴瑶 王品芝

编辑/马晓晴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