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八届孔苏未来教育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论坛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与曲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汇聚全国各地产学研各界上百名代表,以“‘AI+’背景下的教育形态与研究范式”为主题,聚焦中西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为教育行业在“AI+”浪潮下的形态升级提供方向指引。

25日,以“‘AI+’背景下的教育形态与研究范式”为主题的第八届孔苏未来教育论坛在孔子的故乡——曲阜举办。作为传承孔子、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专业论坛,自2017年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未来教育路径。
本次论坛上,方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胡皖琪博士发布的“知己”智能体2.0引发广泛关注,该产品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垂直大模型”,有针对性地解决教育领域“数据孤岛、评价滞后、服务割裂”三大痛点,为行业难题提出了正面回应与解法,让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从通用问答,迈向 “专业、可信、可执行” 的专业决策新阶段。

“知己”2.0通过Agentic AI框架,解决“因材施教”和“知行合一”的难题。同时也为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注入新的思想动力,有助于构建人机协同、更具包容性和创新性的教育新图景。胡皖琪博士介绍,AI不再是一次性的工具,而是成为一个“越用越懂你”的“学伴”和“导师”,通过量化、清晰的工具和数据,帮助用户“认识自己”的现状,并产出可执行的“下一步”。 “知己” 2.0通过 “温故知新”与“知行合一”的双重赋能,让“因材施教”从理念走向实践,帮助更多用户在与智能体的互动中,更好地“认识自己”、规划未来。
据悉,“知己”智能体研发团队在开发过程中,一直注重与GPT-5、DeepSeek、Gemini对比,形成了明显的区别和特色。研发团队目前正在进行两大部分的工作,计划在年底前推出:一方面是优化用户体验以及产品的开放性,这关系到在各工作台以及各端搭载工具触达用户的体验;另一方面是和云、算力、算力芯片合作伙伴的联调工作,以及开放标准、数据集、测评指标体系的基准点。
本次论坛不仅站在教育发展的时代前沿,汇聚学界专家、行业领军者与实践工作者,构建了高规格的思想碰撞场域,更以精准的洞察和务实的解决方案,为教育行业在“AI+”浪潮下的形态升级提供了方向指引,为研究范式的创新突破注入了新动能。(郝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