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游戏化劳动教育 (教学与研究第547期)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赵香芹

  劳动教育是五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劳动,幼儿能够学习到生活技能、增强自理能力,同时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劳动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为其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幼儿园阶段,开展游戏化课程、实施游戏化教学,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游戏化劳动教育则是培养幼儿劳动意识的最优途径。本文旨在探究幼儿园游戏化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剖析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探寻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幼儿园有效实施游戏化劳动教育提供参考。

  一、幼儿园游戏化劳动教育的困境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边缘化

  在“重认知、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很多幼儿园将重心放在幼儿的文化教育、艺术教育和安全教育上,对劳动教育重视不足,导致劳动教育缺乏具体的活动载体,逐渐被边缘化。同时,幼儿园劳动课程的师资力量薄弱,进一步弱化了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此外,活动场地狭小、器材设备短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家庭劳动教育缺位

  当下经济条件大好,很多家长对家庭劳动教育不重视,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舍不得让孩子做一点家务,吃一点苦,甚至家长会代劳整理内务等基本事务,直接削弱了幼儿自理能力的锻炼机会,导致其劳动意识淡薄。这不仅无法为幼儿园的劳动教育提供有力支持,还对幼儿将来适应社会造成了更大的考验。

  (三)劳动教育内容窄化

  当前,多数幼儿园在劳动教育的实施中,内容设计尚不够系统丰富,形式较为单一。部分幼儿园偏重口头讲授,缺乏真实的劳动实践,导致教育活动浮于表面,成效有限,教育意义未能深入。此外不少幼儿园的劳动内容仍局限于自我服务、手工制作或值日生工作等常规项目,而对种植、养殖、社会公益劳动等更具综合性的活动涉及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正确、全面劳动观念的形成。

  (四)劳动教育体验间接化、缺乏游戏化。

  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组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参与真实的劳动活动,如种植、饲养等。另一种是间接参与劳动活动,如听劳模相关故事、对他人劳动的参观、模拟其他职业工作等。由于场地受限,以及家长和幼儿园对幼儿安全的考虑,许多幼儿园将间接参与劳动活动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方式。虽然这种间接性的劳动体验能够帮助幼儿积累劳动知识、培养一定的劳动能力,但却难以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劳动的真实性和完整意义。再加上许多劳动教育活动缺乏游戏化的设计、缺乏自主选择和决策的机会,致使学习过程变得单调乏味,难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不利于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二、幼儿园游戏化劳动教育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游戏化劳动教育的意识不强、理解不够

  目前,一些幼儿园在开发游戏化劳动教育课程方面的意识仍然较为薄弱。劳动教育的内容多被体现在一日常规活动的过渡环节中,而教师日常组织的教育活动也多局限于园本教材中原有的活动设计。只是机械地按照其目标、内容和方法开展,对活动的科学性和教育价值缺乏独立思考,也很少对内容进行改进与创新。这只是将劳动作为实现活动目标的工具,而忽略了对劳动本质的本体价值的思考与开发。

  (二)教师素质与培训体系不完善

  幼儿园在劳动教育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等方面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导致游戏化劳动教育的实施受到制约,例如:教师未接受过游戏化劳动教育的学习培训,缺乏具有指导性和完整性的劳动教育体系予以指导,无法深入理解游戏化劳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三)游戏化劳动教育的实施缺乏保障

  目前劳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内容中尚未成为一个独立且重要的单元。这导致幼儿园在制定教育计划和分配教育资源时,可能会忽视劳动教育的需求,从而影响了游戏化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劳动教育涉及一定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这就对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幼儿园游戏化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深化体验,增进幼儿对劳动的认识

  劳动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亲身体验与实践,让幼儿深入理解劳动的艰辛与价值,进而形成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要促进幼儿深层劳动体验的生发,首先需要关注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的结合。直接体验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亲身参与劳动过程所获得的体验,这种体验能够帮助幼儿直接感知劳动的艰辛与意义,从而深化对劳动的理解。间接体验则是通过教师讲解、观看视频等方式获得的体验,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幼儿对劳动的认知,但相较于直接体验,其影响往往较为浅表。

  (二)借助节日主题游戏活动,培育幼儿的劳动情感

  幼儿园每学期都会举办一些节日主题活动,这是一个较好的劳动教育机会。例如,在劳动节,教师充分依托节日资源,组织开展“我劳动,我光荣”的主题活动,有效培育幼儿的劳动情感。教师可以让幼儿动手画图,描绘自己心中最美的劳动者形象;可以利用剪纸或者贴纸,创作出与劳动相关的作品;可以举办“劳动故事我来讲”故事会,或者“我劳动,我健康”演讲比赛活动,或者朗诵与劳动相关的诗歌,给幼儿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其充分展示,尽情表达,培育幼儿的劳动情感。

  (三)劳动内容拓展游戏化

  通常情况下,幼儿园开展的劳动活动多以基本生活技能为核心,学习内容较为有限,活动空间较小,劳动教育呈现出一定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因此幼儿园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可以拓宽活动场域,由园内延伸至户外,由人为环境转向自然环境,丰富劳动形式与内容,让幼儿能够从游戏化的角度体验更为原生态的劳动。这对于幼儿多元智能和劳动精神的培育都是十分有益的。

  例如,春天到了,在有条件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到近处的山上或一些专门的生态园开展“摘菜”“植树”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近距离观察农民或园丁真实的采摘劳作,然后自己动手采摘,期间可穿插一些兔子抢萝卜、帮野菜捉虫子等小游戏,消除疲劳,增添兴趣。回园后,教师组织幼儿集体讨论分享经验,开展劳动成果“品尝会”,一起动手制作菜肴,边做边玩,学有所成。这种拓展性的劳动教育让幼儿在真实劳动场景中加深感受,积累经验,能够激发他们勤于劳动的愿望,可谓一举多得。

  (作者系保山市幼儿园教师)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