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光,青春不慌!这场校园德育研讨活动温情满满

为引导师生深刻理解生命意义,建立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近日,南京市建邺区顾霞邬梅德育工作坊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开展以 “以教育润泽生命 让关怀生长绿意” 为主题的生命教育活动,多所学校教师参与,共同探索生命教育的实践路径。

活动伊始,两场主题班会同步开展,为生命教育搭建起生动的课堂载体。在初三(4)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的许敏老师带来《生命有光,青春不慌》主题班会,她结合初三学生的成长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生命中的闪光点,以从容心态面对成长挑战。

从“热身小游戏”“生命安全常识”“教育情景模拟”到“班主任教育引导”“学生夸夸大会”“我的生命星光”,许敏老师旨在赋予初三学生们一种内在的、稳定的心理力量,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学会与生命中的不确定性共处,与成长中的烦恼对话,为孩子们涵养了一份“不畏将来”的从容与底气。

初一(6)班内,新城初中的刘丽老师以《守护我的光芒,温暖身边世界》为题,从学生的日常相处切入,鼓励学生在守护自我成长的同时,用温暖行动关爱他人与周围生命。

刘丽老师的课堂设计充满了哲学的巧思与情感的暖意,她将教育的起点回归到“我”,引导初一的孩子们去发现、确认并“守护我的光芒”。从“小我”到“大我”,从“爱己”到“爱人”,这条路径清晰而温暖。

班会环节落幕,听课教师有序移步至合班教室,开启经验交流与点评环节。顾霞老师与新城初中的陈静华老师先后登台,结合自身深耕德育与生命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针对刚才结束的两节主题班会展开细致点评。

新城初中黄山路分校的吴双老师以《师者星光,少年朝阳:生命重量从不分角色》为主题做分享,她深刻地指出在教育场域中,教师不仅要关心支持学生,也要关爱修复自己。教师爱自己、爱学生,学生爱自己、爱老师,是一种平等的互动与共鸣。

新城初中的陈静华老师则聚焦班主任工作,带来《生命教育在 “寻常处”:班主任的日常融入策略》的主题分享。陈老师以其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实践,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将生命教育融入课间、教学乃至一次普通的师生谈话中。她强调生命教育无需刻意 “创设场景”,可融入班级管理、日常对话等细微之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生命意义。

最后,学校胡源副校长以《润泽生命,涵养未来》为题进行总结。他指出“本次活动不仅是教育智慧的碰撞,更是一次教育初心的回溯。”胡源副校长还表示教师工作的伟大,不在于创造了多少奇迹,而在于守护了多少寻常。正是这日复一日的细微关怀,如同涓涓细流,最终汇成江河,真正实现了“涵养未来”的宏大使命。

未来,学校将持续围绕生命教育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引领学生在未来的岁月中,敬畏生命,学会与自然相融共生,感知生命内在的柔韧与坚强。

通讯员 朱安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石伟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