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教会孩子保护自己,锻炼孩子的保护能力

孩子的世界是美好的,也是充满挑战和乐趣的。当孩子的世界变得更复杂时,孩子就会失去对自己世界的掌控力。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尊重别人、礼貌交往的好习惯。而这样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保护吧!告诉孩子要礼貌待人,并学会拒绝!当父母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能一味地纵容,让别人来帮自己。③让孩子知道,如果一个人很小,没有什么能力,是不可以帮助别人。④如果遇到别人故意伤害自己,也不能随便跑,要尽快求救。因为当有人侵犯到自己时,是很难让人救回来的。所以,要教孩子知道,当有人侵犯你,你就不能反抗了。

当自己解决不了时,要学会拒绝。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懂得:“我可以做什么?”“我可以和他们相处,也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我可以帮助他们,但是也会让他们觉得我只是帮助他们在自己面前展示我是一个好人”。尊重别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让自己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有一次,在大街上,一名4岁左右的小男孩正在玩一个玩具。而此时,一位母亲正牵着自己的孩子玩耍。突然,一名小男孩从背后掏出一个塑料袋,将玩具扔到了地上,同时还恶狠狠地说:“你再这样抢我东西我们也要去打你!”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男孩只好委屈地哭泣起来。其实,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会尊重别人,并保护自己,当他看到这一切时就会有所感悟了。而这个事情,也能给孩子带来很大帮助。

让孩子知道,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不能随意欺负别人。如果对方欺负你,不要还手,要大声告诉妈妈,并及时告诉老师或警察,让他们来帮助你。如果你在回家后,还是不懂得拒绝的话,那么也可以通过让他们讲讲道理或者通过报警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去解决问题。如果对方太强了,并且他非常想要欺负你的话,那么这样做是不可以。例如:有人因为你的原因,伤害了你,那么就要跟他说“对不起”,并且告诉他不能再这样做了。这样会让对方知道你不是这样做的。而自己的话不要说太多,要知道自己说多了是不礼貌的行为。

如果别人提出无理要求,就不要随便答应。因为如果你答应了,他就会认为你不够好,你对他也不会有任何感激之情,甚至可能会变本加厉。同时,如果对方让你带东西,就会觉得你也是对的,甚至会想方设法骗取你的东西。因此要让孩子懂得礼貌待人、有礼貌交往,并学会拒绝。要学会拒绝,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应该怎么办?孩子经常问我:“爸爸妈妈我不能打他吗?”这句话会不会让你感到很愤怒?因为孩子不懂,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能以爱为名欺负孩子。如果遇到欺负你的人不要害怕,他们有可能是坏人。当然也有可能是好人。要教会孩子分辨坏人和好人两个极端,不能单纯地认为坏人就是坏人,也可以欺负好人。我们要告诉孩子,要善于识别别人对你的态度与语言,及时回应陌生人对自己不好的行为。

有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身边有一些坏人,他们总是喜欢对那些成绩好、长得漂亮的人下手,这样对这些人也不好。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对于那些长得漂亮、长得很有气质的人,要尽量避免和他们相处。如果遇到这样的人要及时反应并告诉爸爸妈妈,自己会报警、或者让他们带回家。孩子从小在家庭里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虽然有了父母做后盾,但其实还是很容易被人孤立。所以我们要让女儿懂得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从小给她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要对一个已经被侵害的孩子说,“不能被坏人伤害”。要告诉孩子,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不是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是想要让孩子安全快乐地成长。父母要教会孩子不要向坏人说“爸爸妈妈不喜欢你”“叔叔阿姨不要帮你”等话。孩子只需要知道坏人要做什么就可以了,不要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家人来保护他们。

当父母想要告诉孩子那些人是坏人时,他们会这样做:有的时候孩子想要去一个陌生地方,如果他们是坏人,就一定不会让孩子去,除非是自己家人或者朋友。有些时候孩子想去外面玩,他可能会借此诱惑孩子,然后将他们带到一个地方后,父母可能会发现小孩子身上有刺痛的感觉,就赶紧把衣服脱了,然后用很大力气推开小孩。有些人也是坏人,父母一定不能够让孩子离开自己身边,即使有也要及时离开,等他们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因为坏人总是会在你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或者消失。所以教育孩子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和饮料,如果真的有人要对你不好,就不要喝这些饮料和食物了。

如果孩子在学校遇到危险,我们可以告诉他:“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你不能在学校独自玩耍。如果在家里遇到危险,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只在你身边保护你。”对家庭成员说“不”,意味着对家庭成员说“我不需要你保护”,意味着对家庭成员说“请和爸爸妈妈讲清楚”,意味着对家庭成员说“爸爸妈妈保护我”。这样不仅要让孩子学会尊重家人之外,也要让更多人知道他们是我们的保护者。如果家庭成员经常欺负你,即使你很害怕他们,你也要告诉爸爸妈妈。不能有过激甚至危险行为。要知道,现在大多数家庭成员都很自私,他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家庭成员出现在孩子面前,甚至对他们实施暴力行为。

在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生活,学习一些与孩子生活相关的技能,如:给孩子讲一些关于“我”和“你”两个人之间的故事。如果一个孩子对“我”很反感,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用“我”和“你”两个人的方式去“反对”他人。让孩子明白“我”不想被欺负,但别人却一直欺负我;让孩子知道“我”与“你”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性。比如在“你”的“小宇宙”中充满了力量和愤怒,而“我”只有一个朋友和一个妈妈;而“你”觉得自己很有价值,而别人却对自己抱有偏见。在这一过程中让孩子明白如果别人欺负自己,一定要告诉自己不要被欺负,即使对方拿手机威胁,也不要接他们打过来。

校对 庄武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