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名学生打卡人民网·梦幻灵境 沉浸式“AI+历史”研学开启新范式

崔元苑

在创新教育与实践融合的趋势下,人民网·梦幻灵境AI展演中心(武汉)正快速成长为“AI+教育”领域的新地标。10月24日,该中心成功接待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500多名师生,开展了一场以“AI+历史”为主题的大规模沉浸式研学活动,充分展现其领先的科技集成能力与课程承载实力。

作为人民网打造的前沿科技展示与体验平台,梦幻灵境AI展演中心(武汉)以“AI+沉浸式”为核心,构建了涵盖互动科技、全息演绎、手工实践及户外遗址学习的一站式研学场景。中心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设施,更具备内容自主研发能力,是国内为数不多可同时融合AI技术、历史文化、艺术表达与动手实践的综合性展教空间。

3D手工制作课

秉承“可感知、能互动、促创造”理念,中心精心打造六大特色研学课程体系,构建完整的AI沉浸式学习体验。

课程一:AI智能应用体验课

学生体验智能沙盘、机器狗、脑控火箭、秦陵VR四大AI互动项目,了解AI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其具身智能和脑机接口技术的普及,是这堂课的精彩所在。

课程二:3D手工制作课

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全息投影仪,直观掌握光路折射与凸透镜成像原理。

课程三:AI全息科普课

学生观看AI全息剧目《白泽的奇幻旅程》,探索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

课程四:“武昌北站”历史探索课

学生户外探访武昌北站,了解该火车站自1909年建站至2018年拆改的百年变迁史,深度理解铁路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使命。

课程五:“一眼百年”互动课

学生通过互动游戏还原“保路运动”等历史场景,将红色记忆与铁路文化转化为可感知的动态体验。

课程六:工业文明历史课

学生沿“蒸汽时代—内燃电力时代—高铁时代—磁悬浮时代”脉络,深入理解工业文明发展历程。

这套课程体系既注重科技原理的直观呈现,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AI学习既生动有趣,又入脑入心。

AI智能展厅体验课

此次光谷实验小学500余人研学活动的顺利落地,印证了场馆高效的组织运营能力。中心采用“分场轮转制”与“一班一助教”管理模式,通过动线优化与教师协同,实现多班级、多课程无缝衔接,确保学生“零盲区”参与,展现了承接大规模、高复杂度团队的综合实力。

此外,梦幻灵境AI展演中心(武汉)在国庆期间推出“AI+XR大空间”项目,同步上线《太空奥德赛》《跟着走·长征》等剧目,已获得市场积极反响。未来,中心将持续迭代课程内容,面向全国中小学及教育团体开放,致力于成为支撑AI素质教育与研学实践的基础设施与创新工场。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