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各年级中一年级家长最焦虑,学习习惯养成关键期要重视

在托管班工作的朋友说,每年九月开学季,是招生工作最容易的时候,报名的大多是一年级新生的家长。而且,据他们工作多年的观察总结,各年级的家长中,一年级的家长最焦虑,甚至超过面临小升初的六年级家长。

一年级的家长焦虑原因主要有三点:

1、孩子入学以后不适应一年级的上课模式,坐不住,听不进去。

2、一年级作业虽然不多,但是孩子不愿写、不会写。

3、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不愿主动学习。

以上这些问题,其实在大多数一年级的新生身上都有。跟进入幼儿园需要孩子适应一样,进入小学也需要适应的时间。无论是作息时间的改变,还是学习模式的改变,这些都需要孩子来适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和陪伴,帮助孩子度过这一关键时期。

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一书中,提到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一年级,则是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开始。在这一年中,孩子逐渐脱离幼儿园的学习模式,习惯小学的上学时间,逐渐进入学习状态。

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不能急于求成,不要给孩子过多压力。否则,家长的焦虑只会引起孩子的焦虑,反而阻碍孩子适应小学生活。

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脱离幼儿园孩子爱玩的天性,学习主动性还比较差。

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每天放学回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让孩子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逐渐地,让孩子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作息时间安排等,帮助孩子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

另外,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面对小学生活,也充满着焦虑和压力。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为孩子加油鼓劲,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学习方向,为家长提供了个性化的建议:

一年级适应期;二年级培养对学习的兴趣;三年级提高学习效率;四年级适应学习难度的升级;五年级提前关注孩子进入青春期前的身心变化;六年级帮助孩子一起迎接升学的压力。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