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小学放大招,名师培训点燃热情,老师们新学期要火?

西安一所小学开学前搞了场大动作!为了让老师们在新学期更有底气,灞桥区东城第二小学请来两位教育界大咖,给全体老师上了两堂生动又实用的课。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实打实的经验分享,让老师们既学到硬本事,又被点燃了教育热情。这事儿,值得好好聊聊!

第一堂课,来了位重量级人物——曹公奇老师。这位可是陕西教育界的名人,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老师,头衔多得数不过来。他讲的主题是“老师怎么成长”。曹老师没讲大道理,而是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告诉大家:想当好老师,得有梦想、爱读书、会教学,还要多研究、多写作。他用一个个课堂上的真实案例,讲得通俗易懂。老师们听完后,脑子里都有了清晰的目标,知道怎么让自己的课更吸引学生,怎么让自己变得更专业。

曹老师讲课的时候,现场气氛特别好。老师们不仅认真记笔记,还时不时提问,讨论得热火朝天。比如,他提到一个案例:有个语文老师通过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对古诗词感兴趣,课堂效果翻倍。老师们听完直点头,觉得这招儿可以马上用在自己班上。这堂课就像给老师们指了条路,让他们知道怎么一步步提升自己。

接着说第二堂课,讲师是张卿校长。她是全国科研型骨干校长,经验丰富,还参与过国家教材的编写。这次她讲的是“师德”,也就是老师该有的职业态度。张校长讲得特别接地气,她说,老师不光是教知识,更要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她分享了一个故事:有个学生因为家庭困难不想上学,班主任一次次家访,帮他重拾信心,最后考上了好大学。老师们听完都很有感触,觉得当老师不只是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

张校长还提到,现在的教育要求更高了,老师得做学生的“引路人”。她结合最新的教育政策,讲了“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老师们听完后,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也更有动力了。毕竟,谁不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呢?

这两场培训,就像给老师们充了电。曹老师教的是“术”,让老师们学会怎么把课讲得更精彩;张校长教的是“道”,提醒大家别忘了当老师的初心。两场课加起来,干货满满,老师们都说收获很大。有人当场就表示,回去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

东城二小的这次培训,为什么这么受老师欢迎?因为它不走形式主义,每句话都讲到点子上。比如,曹老师提到,老师多读书,就能给学生讲更多有趣的故事;张校长则说,老师的一句鼓励,可能改变学生一辈子。这些话听起来简单,但直击人心,让老师们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

再说个细节,培训结束后,学校还组织了讨论会。老师们分组聊心得,分享自己的教学困惑。有人说,自己班上有个学生总不爱发言,咋办?结果别的老师马上支招:试试让他在小组里先说,再全班分享,慢慢就有信心了。这种交流,让老师们觉得特别实在,回去就能用。

这次培训还有个亮点,就是特别贴近实际。曹老师和张校长都用了很多身边的例子,而不是空谈理论。比如,曹老师讲到怎么设计一堂语文课,他直接拿出一份教案,现场分析怎么改能让学生更感兴趣。老师们一看就明白了,觉得这方法简单又好用。

培训的意义,不只是让老师学到东西,更是为新学期开了个好头。东城二小的老师们现在干劲十足,准备在新学期大展身手。他们不仅想教好书,还想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不正是教育的意义吗?

说到这儿,咱得夸夸东城二小的用心。这学校不光想着提高成绩,还想着怎么让老师更专业、更有情怀。这样的学校,谁不想把孩子送去?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东城二小的教学质量一直在提升,家长满意度高达95%以上。这次培训,估计又会让学校更上一层楼。

其实,老师们的努力,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想想看,一个好老师能影响学生一辈子。就像张校长说的,有个老师曾经帮一个差生找回自信,那孩子后来成了医生。这不就是教育的魅力吗?老师们听完培训,都在心里暗下决心,要让自己的学生也能有这样的未来。

全国各地,其实都在搞类似的教师培训。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有超过500万老师参加了各种专业培训。这些培训的目的,就是让老师们跟上时代,教出更有质量的学生。东城二小的这次活动,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但它做得特别用心,值得点赞。

这事儿还没完。东城二小说,未来还会继续搞这样的培训,让老师们不断进步。咱普通人看着也高兴,毕竟,老师好了,学生才能更好。你觉得呢?好老师有多重要?欢迎大家留言聊聊!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