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真正关注人服务人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简工博

简工博

前晚,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参赛者凭借一颗慧心、一双巧手改造着我们的生活,好不精彩。高技能人才不仅是就业市场的“刚需”,也是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不久前,一名职高学生的求学经历引发社会关注:大学新人龚晟以720分中考成绩进入当地知名高中,但高二时转学进入职高学习烹饪。今年四川省对口高考中,他以超本科线108分的成绩考进心仪大学继续进修相关专业。在未来,他还准备读研,梦想成为国家一级厨师。

龚晟的经历,让我想起一名成绩优秀的中学同学。他5岁学习绘画,技艺精湛。高考填志愿时,我们鼓励他选择喜欢的设计应用类院校和专业,他冷脸回道:“我成绩这么好,怎么能读这些学校?”

9月6日,北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程乐松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火出圈。这名同学转发在朋友圈里,划出发言重点——“生活的根本任务在于,找到属于你的、适当且愉快的生活方式。”事实上,这名同学如今也拥有了社会普遍意义上的“好生活”,但他又常常明确地对自己的人生表达出倦怠、不满和遗憾。

一个高中生家庭愿意打破职业教育“矮化”的传统观念,支持孩子勇敢追求梦想,清晰规划人生,是教育观念的进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家庭往往以“成绩好—考好大学—稳定体面的就业”这样清晰安全的路径规划孩子的成长,而孩子的爱好、梦想和特长是被忽视的。

近年来,像龚晟这样由普高转入职高的学生并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一方面,孩子自己有着明确成为技能人才的兴趣;另一方面,经济条件的改善让一些家庭有了让孩子追求梦想的底气;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如今孩子进入中职学习,也有比过去更畅通的升学路径。

龚晟的求学经历显示,教育普职融通正在落地,普高学生转入中职学技能,技能人才继续深造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这条路径可以走通。有人质疑职业教育只需技能精进,不需深入学习,这是对教育理解的片面和窄化。刚刚结束的综艺节目《一饭封神》里备受观众喜爱的知名厨师黎子安,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与艺术史专业,节目中从原料选择到成品摆盘,他的出品被评委和观众赞为“艺术品”,背后自然有其教育的烙印。

我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并要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推进普职融通育人模式改革中,应进一步强化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教师互动、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让教育真正关注“人”,服务“人”。


(教育责编:拓荒牛 )
2025年10月03日 22:10[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