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将实行“春秋假”!为啥部分家长高兴不起来?

除了寒暑假,中小学有望迎来另一个假期:春秋假。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明确: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在不改变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科学调整教学与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机会。

虽然并非全国强制性政策,但就在最近,成都市教育局在问政平台做出回应——成都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并研究国内先行城市经验,支持学校在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学段特点和研学活动等实际,通过灵活调整教学计划,探索实行春秋假,并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校内托管服务。

图源:成都发布

事实上,国内如杭州等城市已经实行春秋假多年,从前期探索经验来看,除了放假本身,相应的配套政策也是十分必要。

 

政策东风一吹又吹

多城已有落地先例

 

春秋假并非全新事物。

公开资料显示,早年间,春秋假是农村学校为春秋两季农忙设立的假期,也称为“农忙假”;而现在的春秋假,则是指在传统的寒暑假之外,于春季和秋季(通常在10月底至11月初)各增设的一个1周左右的假期。

2013年,首个与春秋假相关的国家级政策依据出现,也就是《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

 

图源:中国政府网

杭州是落地春秋假制度的“先行者”。

根据《杭州日报》报道,杭州最早的春秋假可追溯至2004年。而到了国家性政策出台的次年,也就是2014年,杭州市教育局正式发布《关于做好2014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和寒假有关工作的通知》(杭教办高中〔2014〕5号),在全国率先进行中小学春秋假试点。其中,春假安排在五一假期前后(通常为4月底5月初);秋假安排在11月第一周(通常与国庆假期相连,形成“黄金周”)。

2025年杭州市拱墅区秋假安排

并且,今年4月,杭州为进一步完善春秋假制度,还配套了春假托管服务,为不方便照看孩子的家长“兜底”。

图源:杭州市教育局

湖北在浙江之后,开启春秋假制度的探索之路。

据《湖北日报》报道,2014年,湖北恩施州开始在义务教育学校尝试放春假。2017年起,恩施州决定在全州义务教育学校放春假和秋假,每次时长2至3天,原则上与法定节假日或双休日衔接。此外,今年3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教育局发布一则春假通知,明确2025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放春假,4月7日至8日,与清明节假期相连。

2019年12月,主管部门再次提及“春秋假”政策。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 再次明确:“各地可以结合气候环境等情况统筹寒暑假时间,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的办法,引导职工家庭在适宜出行季节带薪休假。”

到了今年开学前,佛山市教育局官宣春秋假,在《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春秋假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中明确:新学年将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春秋假试点,秋假共3天,春假共2天,合计5天假期。

 

 图源:佛山市教育局

支持与争议同在

错峰休假与现实挑战并存

 

梳理以上已实行春秋假的地方政策或者方案,可以发现几个共同点:

一是遵循“总量控制,错峰休假”原则,一般为3天,连同周末5天,与小长假相连,升级为长假;

二是春秋假可以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如运动会、春秋游、研学等;

三是学校制度性推出春秋假配套托管服务。

我们也在最近和成都的家长们聊了聊,对于春秋假,家长们支持和担忧的观点都很明确。支持者认为在“双减”背景下,此举有利于孩子们在漫长的学期学习中“喘口气”,担忧者则认为,“孩子放假了,但父母没假期,又该怎么办。”

事实上,这种担心,在其他城市家长中也不少。

对此,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要让春秋假走进现实,主管部门的配套政策十分必要。

首先,放春秋假是在保持寒暑假时长不变的情况下推进的,通常,一个市的中小学开学和放假时间是统一的,因此,春秋假需要“要放大家一起放”。如果某一区单独放春秋假,会被家长质疑挤占孩子学习时间,尤其是现实中部分学校还存在挤占学生节假日、双休日违规上课的情况下,学校可能更不会主动放假。这就需要一个地区所有学校统一放,而不是只有少数学校放。

如果要避开集中出游的情况,“错峰放春秋假”也是不错的思路,比如不同市、区之间,选择不同时间放春秋假。

其次,要统筹学校与社区资源,为放春秋假没有家长陪伴的孩子提供活动去处。如杭州是全市范围学校统一放春秋假,为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杭州市教育局明确,对于家庭无能力照管的,可以通过开展春秋游、课后服务等形式,开放学校场地,各社区学院(校)、学生假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教育机构,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再次,市级教育部门要结合放春秋假,协调劳动人事部门,推进职工带薪休假制度。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强化全社会依法休假理念,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作为劳动监察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快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职工结合个人需要和工作实际分段灵活安排带薪年休。这也需要各地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一起,统筹安排中小学放春秋假,以及推进家庭有子女的职工在此期间自主安排带薪休假。“不能把这一任务交给各区或学校,否则推进力度将很有限。”

 

文 朱馨月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