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连晚报
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韩顺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连续的降雨让13岁的李广银犯了难。家里7亩还没收的玉米地,是他们一家唯一的收入来源。几天前,李广银跟老师“撒谎”,请假回家照顾病重的奶奶,然后一个人拎着镰刀钻进了玉米地。当同在庄河仙人洞学校马道口分校8年级学习的杜明凯同学知道这件事后,趁着周六带着六七个小伙伴找到李广银,几个孩子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将7亩玉米地收割完毕。
分工明确收玉米
李广银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用羸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家,照顾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今年春天卧床多年的爷爷去世了,奶奶又因脑梗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即使这样,李广银也没有因此耽误学业。学校的大队辅导员谭成发介绍说,可能是因为家庭的缘故,李广银的学习成绩并不算突出,但是他的学习态度却是非常端正的,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原因无故的旷课。
9月17日,李广银跟班主任请假,说奶奶病得很重,明天需要请假回家照顾奶奶。而且,他还找到了谭成发请假,告诉他明天学校劳动社团的活动他也无法参加了。
谭老师介绍,学校在6年前成立了劳动社团,主要是在学校的空地侍弄了一个小菜园,让孩子们自己种菜收菜,体验劳动的快乐。
9月19日,劳动社团8年级的团员杜明凯找到谭成发,告诉他李广银其实不是回家照顾奶奶,而是去地里收割玉米了。谭成发说,如果可能周六休息,你们一起帮李广银把地里的玉米收割了吧。
9月20日,杜明凯开着家的小三轮车拉着几名同学来到了李广银家。几个小伙伴分工明确,有的留在家里帮忙照看卧床的奶奶和做饭,有的负责掰玉米扒玉米,有的负责割玉米,有的负责往家里运玉米。大家忙碌了一整天,终于把地里的玉米收割完毕。
分数不能代表一切
谭成发告诉记者,当杜明凯把他们收割玉米的视频转给他之后,他甚至没有做剪辑就发布到了网络上。没想到却获得了上万赞。
在9月22日的学校升旗仪式上,谭成发又对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今天升旗仪式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表扬几个人、一个小团体、两个班级!上周三晚上,劳动社团的李广银同学和我请假,说奶奶的病更重了,家里有些活需要干,只请一天假可不可以,我说当然可以!周五八年级的杜明凯同学说李广银在家收玉米,他爸爸出远门干活了,广银奶奶病了,不能做饭,他俩天天吃泡面。我说如果可以,你们几个劳动社团的团员帮帮他,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把杜明凯拍的视频发到网上,一夜间播放量几十万,点赞五六千,好评如潮,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这才是教育的意义!我今天想说的是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教育的魅力,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不是去塑造千篇一律的好孩子。而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学习,成长和发展。李广银和杜明凯、姜丰豪、申浩然等同学给我们上了一课,那就是不屈服命运的安排,也要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果断伸出援手!”
据了解,学校正在与有关部门沟通准备减免这些同学的通勤费用,爱心组织也跟学校取得联系,想帮助这些可爱的同学们。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爱是可以传递的!
网友评论:
@等温柔的人:各位记住题可以不会做,但是人不可以不会做。
@一边走一边看:这一天的教育意义远超一个三好学生奖状,要实践,只有实践才能让人成长。
@:德 永远是最重要的,在学校学习知识只是德的铺垫罢了。
@球球:教育的意义并不是考卷上的分数。
@用户7023938205889:孩子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自己的同学,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这份互帮互助的情谊却弥足珍贵,这或许就是赤子之心,至诚之道。
@念欣:教育的路任重而道远,不只是书本里的知识,还有做人的品行……老师您温暖了孩子,温暖了我们成年人心。
@八方来财:教育的本质就是回归生活,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内容。
@朕喜欢胖妹妹:这几个孩子,学校课程考试能考多少分我不知道,人生这堂课考试,这几个孩子已经满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