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在幸福教育中乐享智慧课堂

走进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下称“石龙三中”),一股数字化的热潮扑面而来。2022年石龙三中被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评为第一批“5G+智慧教育”试点校;2024年再次获评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学校;在学校副校长龙北渠的带领下,学校骨干教师深入研究基于数字化的CSMS平台,借助平台的大数据处理功能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5月,石龙三中教研处副主任王健鸣代表学校参加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省级教研活动,并在活动中作了《运用CSMS优化“三维课堂”教学评价》的主题分享,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石龙三中教研处副主任王健鸣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活动作主题分享。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石龙三中始终站在探索前沿,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从平台搭建、课堂革新、教师发展到评价体系重构,走出了一条“AI赋能教育,数据驱动成长”的特色发展之路。如今,这所拥有多项省级荣誉的学校,已成为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的标杆,其“幸福大脑”数智平台、“三维课堂”教学模式等创新实践,不仅重塑了校园教学生态,更向全国传递着东莞智慧教育的鲜活经验。

在幸福教育中乐享三维课堂

上课铃响起,五六个学生围坐一桌,在小组讨论中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而在课前,学生们全部已经通过微课或导学任务完成预习,通过提前收集自学结果和二次备课,老师讲课堂时间精准分配到教学重点上。

这是石龙三中一节寻常的三维课堂,更是学校以“幸福教育”为理念,着力打造的特色课堂形态。三维课堂可以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教学效益,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它还能记录和保存学生的学习历程,为实现终身教育提供支撑。

早在2015年,石龙三中就开始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践探究,以信息化教学作为办学特色。2018年,学校进一步深化探索,启动《基于云平台的莞式慕课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省级项目,并聘请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林君芬博士为顾问,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按照“一校一案、整校推进”工作机制,石龙三中积极探索“基于课堂、重在创新”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研修与考核模式。

与此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各级培训资源,组织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的网上学习;选派年轻教师外出学习;采用“聘请专家”“开设工作坊”“跟岗培训”等方式,分批对全校教师开展基于三维课堂的深度学习理论与实操培训等。

石龙三中把“三维课堂”作为东莞市“品质课堂”的落地形式。几年间,石龙三中以信息化引领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构建了信息化“三维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课前-课中-课后”全周期智能辅助体系。课前,教师可借助“备课智能体”获取个性化教学资源推荐,结合学生预习数据精准定位知识难点;课中,“课堂跟踪智能体”实时捕捉学生互动、答题等行为数据,配合“互动智能体”实现分组讨论、实时反馈,让课堂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赋能”;课后,“作业评价智能体”自动批改基础作业,生成学情分析报告,并为学生推送个性化巩固资源,实现可视化呈现与精准分析。

以学生为中心、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石龙三中的教学生态不仅发生了深刻改变,更引发了一场校内的课堂革命。据了解,三维课堂形成的“三中模式”在石龙三中教育集团校本研修联盟校推广实施,从初中到小学、从公办到民办,完成了全学段的覆盖,逐渐成为业内学校的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对“三维课堂”的探索还形成了理论成果。学校党总支书记杨森林主编的《三维课堂:基于信息化自主学习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一书,成为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推荐读物,为全省智慧课堂建设提供了“石龙三中方案”。

《三维课堂:基于信息化自主学习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书籍封面。

“幸福大脑”数智平台打通育人全流程

近日,石龙三中传来好消息,由学校党总支书记杨森林主持的《运用“幸福大脑”提升AI教学评价效能的实践探究》课题,经专家评审等程序,喜获省级立项。此次立项课题聚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核心方向,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需求,推动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

据介绍,在2022年,该校持续发挥信息化优势,重点推进学校“幸福大脑”数字生态管理系统的探索与建设。该系统的核心目标在于打破数据壁垒,让融通流动的数据深度服务于教育教学场景,既为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支撑,也为每一名学生实现全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学校基于数字化转型打造的教育新样态,“幸福大脑”数智平台以“数据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导向,构建了覆盖“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研科研、师生评价”四大模块的完整架构,对学校各维度运行数据进行实时搜索与分析处理,不仅实现了校园管理与教学的数智化升级,更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依托“幸福大脑”数智平台,学校构建的四大数智评价体系成为一大亮点。其中,“学生成长数智评价体系”以“一轴三驱动”为框架,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实践”五个维度,通过AI采集学生日常表现数据,生成动态“学生数字画像”;而“教师发展数智评价体系”则结合教学数据、教研成果等,生成“教师数字画像”,为教师职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课堂数智评价体系”“家校协同育人评价体系”的同步落地,让教育评价从“单一分数”走向“全面成长”,从“学校独角戏”变为“家校同心圆”。

凭借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深度探索,石龙三中的创新实践屡获殊荣,成为广东省智慧教育的“优等生”。近年来,石龙三中被评为中央电教馆第一批智能研修平台规模化应用领航培育校、广东省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示范培育推广项目学校、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广东省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实践共同体项目牵头单位、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等,持续领跑区域教育数字化改革。

“我们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教育更有温度、更具精准度,最终实现‘成就幸福人’的办学理念。”杨森林如是说。在教育数字化的浪潮中,石龙三中用实践证明,人工智能不仅能改变教学方式,更能重塑教育本质。展望未来,这所充满创新活力的学校,将继续以AI为翼,在智慧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更多“东莞经验”。

撰文:李玲 黄婷

统筹:王慧 黄婷

【作者】 李玲;黄婷

教育莞家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