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是增长智慧的必由之路。人生的最高状态就是开悟,开悟就是打破一切假象,进入空无寂静的那个状态。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迫使我们去追求更深沉的智慧,以此来应对这个令我们无比困扰的外部世界。
成功源于成长,成长源于改变,改变源于不断尝试没有做过的事情。修心是智,开悟是慧,从修心到开悟,是智慧成长的过程。自我觉察,是开启开悟之门的一把钥匙。当你认识你自己时才明白,原来智慧就是能够认识自己。人只有自己觉醒,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真正智慧的做法是先成长自己,然后去影响别人。善于自省的人,人生的每一段过往都不算白费,他们会通过对既往经验的总结不断成长、终身成长。我们应当在自我认知上进行升维,不要将他人的随意指责当做是真实的自己,反省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应该是行动,让自己行动起来,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改变我们的人生。
人需要跳出思维的天花板,才能有新的感觉、新的看法。当你到了一定的高度,你就会看到很多事物的真相。真理就在少数人那里,绝大多数人都在错误的我执中。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那段难以拉近的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逆境和挫折会带你飞跃成长,没有苦难,难生智慧,苦是智慧生发的必要条件。若想开悟,必先经苦。如果你长期处于舒适区,就会消磨自己的斗志和进步的动力,从而会让自己丧失学习新技能的动力,缺少工作与生活的激情。始终在熟悉的环境中,你的圈子就不大;始终在舒适的圈子里,你的成就就不大。想要成功,就不要总待在你舒适的圈子里,走出去,你才能收获人生的精彩!
活在当下就是开悟,活在当下是重启人生的金钥匙。开悟才能活得自在,过去的已然过去,再也无法改变,能够掌控在我们手中的,也唯有今天。生活不在别处,当下即全部。如果你对未来很迷茫,那就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把握当下,随遇而安,过好每一天。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正是引起焦虑的根源,而总是沉浸在过去的失败中,则会引起抑郁情绪。学会检视自己负面情绪的来源,并学会转化或疗愈它,就是走向稳定成熟的开始。
开悟是自我认识到心灵成长的旅程。不要抱怨社会不好、环境糟糕,而是要先学会把自己搞好。你无法控制生命里会发生什么,但是你可以控制面对困境时你的情绪和行动。不良情绪是极具破坏力和杀伤力的,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愤怒的本质是对现状无能为力。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因为它表示你拥有健康的心灵,活得快乐潇洒,活得心安理得。我们的心修自在了,就不会因他人的原因而悲喜不定。一个人的思维开悟,是一切内心痛苦的终结。人要保持温和,不要过度地生气,因为从愤怒中常会产生错误和灾祸。
想要成就事业,我们还需要克制欲望。我们应该将自己对快乐、财富、地位、荣誉等事物的渴望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脾气不能大于本事,地位不能大于德行,财富不能大于认知,欲望不能大于能力。节制内心之欲,不是对自我的压抑,而是一种智慧的抉择,一种对生活更高层次的领悟。它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坚守真正的价值与信仰。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定不是拥有最多的人,而是心地善良又简单、要求不多又容易满足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学会为自己的内心减重,给人生做减法。生活中,想做的事越多、想占有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引起混乱。不懂得给生活做减法的人,不可避免地会给自己找麻烦,想法多了,就会引起精神世界的混乱。你的心越清净,看到的世界就越清净。我们应该学会只在乎今天的事,只在乎当下的事,只在乎眼前最为紧急的事。我们需要完成的事有很多,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也很多,但是总将这些挂在心头,只会使人平添焦虑,倒不如学会过一个快乐的减法人生。
开悟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成功的一大秘诀就是用一个个小成功来累积大成功。我们要想完成一件大事,不妨把目标拆解为几个相关联的小目标,将每个小目标按照优先级排序,然后逐一去完成这些小目标。同时大局观也很重要,我们要能在大局中找到影响任务进程的关键点。只要方向正确,不断尝试,不断修正,即使犯了错,也不可怕,如果行不通,就换个角度,重新出发。幸运是不存在的,努力才是硬道理。想多了都是问题,想开了都是答案。每个人的境界、角度、立场都不同,所以看待同样的事情,认识和反应也不一样,换个角度看问题,结果就不一样。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盈若亏,要注意调节自己,使自己的一言一行能够恰到好处。处事要留有余地,水满则溢,事情做过头了,就和没有做到位的效果是一样的。舍是一门学问,没有悟性舍不得;得是一种本事,没有能力得不到。在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取舍,能够放下,否则一旦掉进人生的陷阱,你就很难抽身。人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起点很重要,但笑到终点更重要。
开悟的核心是明心见性。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圆满具足的,只是我们不相信自己而已。你无法信任自己,就很难信任别人;你无法肯定自己,就很难肯定别人。外在的人、事、物没变,我们的心情变了,看什么就都变了。所以,不要怪外在的人、事、物不好,要怪我们的心没修好,心修好了,圆满了,看什么都顺眼了,你的世界也就完美了,和谐了。停止对一切外在的攀求,向自己的内心求一切,才是唯一可行的幸福之路。把心打开,去接纳世间的美好,心快乐了,人生就幸福了。
德行是一个人铺就成功之路的基石。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得不到,是你的德不到,德到了,就得到了。每个人办事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重视德行,有好的品行,就是一个值得称赞的人,你的事业和前程就会充满希望。因为作为做人做事的手段,相对于技巧和力量,德行的影响力却是长远的,同时也是最为永恒的。以德立身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道德对每个人人生大厦起着支撑作用的规律是不变的。想要得到一件东西,最稳妥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行善是与这个世界连接的最好纽带,真正的智者都懂得,要想保全自身以及庇护子孙们安身立业,最可信的支柱还是人的道德修养。
认知自己,就是开悟的开始。接纳不完美的世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是对抗复杂多变世界的人生态度。不要怪世界不好,要怪自己能力不强。一个人成长的标志就在于能够坦然接纳自己的无知与无能,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规避自己不擅长的,而将自己所擅长的发挥到极致。我们常常觉得自己被时间、金钱、人际关系压得喘不过气来,然而真正束缚我们的,确不是这些身外之物,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所处的环境,而是自我认知。不接纳外在是因为不接纳自己,人生的很多痛苦都来自于我们对自己的不接纳。唯有我们发现自己价值的时候,才具备让自己真正自主和自由的勇气。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内在力量,只有这种觉醒,才是幸福人生的开始。
人生如同修行,修的就是心态。人生是不完美的,面对这种不完美,我们要修炼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是开悟的关键,平常心即是道,想的通即是开悟。现在大家都比较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然而,生活质量的好坏,并不全在于物质方面,更多的还在于自己的心情好坏。很多时候,快乐不快乐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态。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一个人在知足的心态下,一切都会变得合理、正常且坦然,学会知足,我们才能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眼前的一切,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接受一切,心生喜悦。珍惜眼前的幸福才是智慧的人,智者往往能把握当下的幸福,把握今天的生活。幸福来源于感知,幸福是一种心灵深层的感觉,它是由我们内心生发的一种感觉,除了最低需求满足以外,它主要来源于精神层面的满足。
人终其一生,需要觉醒,需要开悟。人生路上,不要把短期的得失看得太重,要放平心态。越是在人生的至暗时刻,越是需要从容心态,需要积蓄力量。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低谷期的苦难,就是为了积蓄力量。外在的条件再好再多,都不能解决你内在的根本问题,内心的强大最管用。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一切由心生,心是所有问题的答案,内心的安全感需要修行得来。真正厉害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走长期主义路线,结果一定不会亏待你。人要学会耐心等待,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时间会给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