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理工大学搞了个大动作!9月16日早上8点,“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活动在学校里热热闹闹地开了场。千余名师生挤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现场气氛火爆得像过年赶大集!
活动设在教学主楼大厅,16块展板摆在那里,个个都是“干货”。这些展板把《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讲得明明白白,还配上大学里常碰到的电信诈骗、信息泄露案例,告诉大家怎么防坑。学生们边看边议论,有的说:“以前总觉得网络安全离自己远,现在才知道,随手点个不明链接,麻烦就大了!”
展板旁边还有个“寻宝答题”环节,特别有意思。展板上藏了好几个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答题,答对了还能抽奖。学生们拿着手机扫来扫去,答题答得热火朝天,抽到奖品的笑得合不拢嘴。这样的玩法,谁不喜欢?既学了知识,又拿了礼品,简直一举两得!
“盲盒挑战赛”更是把气氛推向高潮。师生们扫码答题,答对了就能抽盲盒。盲盒里装着印有网络安全标语的文创产品,还有神秘大奖等着幸运儿。一位老师抽到奖品后乐呵呵地说:“这活动真会玩!既学了东西,还拿了实用的礼物,太值了!”学生们也围着盲盒摊子,争着抢着参加,现场热闹得像菜市场。
学校还搞了场应急演练,模拟了钓鱼邮件、恶意软件入侵的场景。技术人员现场拆解这些“坏招”,教大家怎么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演练就像实战,老师和工作人员都学到了真本事。一位参加培训的老师说:“以前只听说过网络攻击,现在亲眼看到怎么防,心里踏实多了。”
这场活动不光是看看展板、玩玩游戏。学校想通过这些方式,让网络安全知识真正走进师生心里。从静态的展览到动态的演练,从答题到培训,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得贴心又实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觉得这事儿跟自己息息相关。
活动期间,学校还推出了“五要五不要”口号,简单又好记。比如,要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便点不明链接;要用强密码,不要用生日当密码。这些口号贴在展板上,印在文创产品上,学生们拿在手里,记在心里。
据统计,全国每年因网络诈骗损失的钱高达几百亿元,大学生因为缺经验,常常是“重灾区”。哈尔滨理工大学这次活动,直接瞄准了这个痛点,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防诈骗的招数教得明明白白。学生们学完后,都说:“以后接到可疑电话,咱也能机灵应对了!”
学校还计划在9月15日到21日的网络安全宣传周里,继续搞更多活动。比如,网络安全教育课、主题班会、知识竞答,还有挑战赛,样样都接地气。学校的目标很明确:让网络安全意识变成每个人的日常习惯,打造一个正能量满满的校园网络环境。
这场活动就像给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活课”。网络安全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它跟每个人都有关。就像锁好家门才能安心出门,保护好自己的网络信息,才能放心上网。哈尔滨理工大学用这场活动告诉大家:守护网络安全,人人都有份!
活动还没结束,学校已经把网络安全这颗种子种在了师生心里。未来几天,更多活动还会接踵而来。想象一下,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网络安全,在宿舍里聊防诈骗的招数,这种场景是不是很带感?网络安全这事儿,靠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让校园更安全,让生活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