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桂林晚报
五年惠及上千家庭
大圆盘社区公益课堂成家门口的“成长加油站”
在七星区漓东街道大圆盘社区,一场持续5年的公益教育实践正悄然改变许多家庭的教育方式。从最初仅为缓解双职工家庭“带娃难”的暑期试点,到如今发展成为已服务数千人次的系统公益课堂,这里不仅成为孩子们假期学习与体验的新天地,更逐渐成长为连接家庭、社区与专业教育资源的重要平台。
今年暑假服务近千人次 公益课堂内容丰富
9月9日下午,大圆盘社区内,一个8岁男孩正在开展“心理沙盘”游戏,桂林丽莎精英教育心理咨询师根据孩子的沙盘布局分析其当下的内心活动。家长陈女士感慨道:“听了心理咨询师的分析后,我收获特别大,以后会更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大圆盘社区的公益课堂起源于5年前的一个暑期试点项目。当时,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发现,双职工家庭在暑假期间普遍面临“孩子无处去、无人管”的难题。为解决这一困扰,社区决定开展公益课堂项目。“最初只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写作业的地方,后来结合辖区内的桂林钱币陈列馆、中国岩溶地质馆等资源开展公益活动,慢慢地就发展成了系统的公益课堂。”社区党委书记陈诚介绍道。
数据显示,仅今年暑假期间,公益课堂就服务了近千人次,5年来,累计举办上百场活动,服务居民数千人次,惠及上千家庭。
公益课堂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独具匠心。课程设置既包含象棋、围棋、书法美术等传统教育项目,又引入了编程、汽车模型、机器人等科技课程。“我们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陈诚介绍,“比如扎染课程,孩子们不仅能学习传统技艺,还能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现代感的作品。”其中,“小小中医”课程独具特色,孩子们通过学习认识中草药、手工制作中草药包,亲身感受中华医学文化的博大精深。社区工作人员张女士说:“最让我感动的是今年暑假开设的‘小小中医’课程,没想到这么受孩子们欢迎。你看,墙上的这些香包都是孩子们亲手做的。”此外,社区还开设了心理沙盘游戏课程,充分体现了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高度重视。
公益课堂常态化 专业服务获居民点赞
对于家长而言,公益课堂提供了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通过举办讲座、开展一对一咨询等形式,帮助家长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困惑。
“我之前总是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参加了家长课堂后,学会了平等沟通,现在整个家庭氛围都变好了。”一位家长感慨道。
陈诚表示:“刚开始,我们主要关注解决家长的育儿难题,后来发现儿童心理健康也需要特别关注。现代家庭面临诸多心理压力,我们需要专业支持。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能够为居民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很多家长开始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庭系统的反映。通过调整家庭互动模式,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陈诚说,社区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与多个教育机构、心理咨询机构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多元参与的社区教育网络。此外,公益课堂始终坚持免费服务原则。“我们坚持纯公益属性,不向居民收取任何费用。”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还提高了教育服务的公平性。
公益课堂获得了居民的高度肯定。一位双职工家庭家长表示:“公益课堂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长假孩子有地方去,还能学到知识,我们自己也学到了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们更是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公益课堂的喜爱。“这里好玩,有好多书和玩具,还能交到新朋友。”一个小学生在活动现场高兴地说。
5年来,大圆盘社区公益课堂从一个小小的试点项目,发展成为上千家庭信赖的社区教育品牌。在这里,教育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而是成为人与人、心与心相互连接的温暖过程。如今,社区工作人员正在规划下个月的活动安排,背后的课程表上已经排满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期待为居民带来更多精彩的教育体验。
记者韦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