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转给学生和家长!这7个骗局最容易被忽悠

  警方提醒!!

  骗子已“开工”

  紧盯学生和家长

  金秋九月

  莘莘学子重返校园

  一些不法分子也瞄准了这个时机

  精心编织“开学陷阱”

  将黑手伸向了学生和家长的钱袋子

  家长请警惕!

  这些“通知”是陷阱!

  PART.01///

  家长请警惕!这些“通知”是陷阱!

  套路揭示

  骗子常利用新学期伊始,家长对缴费事项不熟悉或老师忙乱的空档,潜入班级群(或盗用老师头像、昵称新建群),冒充班主任、科任老师或家委会成员,发布虚假缴费通知(学杂费、资料费、校服费、活动费等),要求家长扫码支付或转账到指定账户。

  警方提示

  收到任何缴费通知,务必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短信或当面与班主任本人或学校官方公布的联系方式进行确认!切勿仅凭群内消息转账。

  套路揭示

  骗子冒充学校、教育部门或知名培训机构,发送短信、邮件或在群内发布虚假的“名校名师培训班”“内部竞赛报名”“升学保过班”等信息,以名额有限、时间紧迫为由,诱导家长点击链接缴费或转账。

  警方提示

  报名缴费务必通过学校官方通知、教育局官网或培训机构官方平台、线下门店进行。

  警惕“内部名额”“保过”承诺!这些都是骗子常用的噱头。

  套路揭示

  骗子冒充学校老师、医院工作人员或“子女”本人(声音可能经过处理),致电家长谎称孩子在校突发疾病、意外受伤、打架被拘留等,情况紧急需立即转账支付“手术费”、“赔偿金”、“保证金”到指定账户。

  警方提示

  听到此类消息,第一反应是保持冷静,不要被对方的催促吓住。

  立即挂断电话,直接拨打孩子本人或班主任、学校值班室的电话进行核实.

  同学们注意!

  这些“福利”是诱饵!

  PART.02///

  同学们注意!这些“福利”是诱饵!

  套路揭示

  骗子在游戏聊天频道、交易平台、社交群发布低价出售游戏皮肤、点卡、装备、账号,或高价收购账号的信息。诱导学生脱离正规平台交易,要求先付款/付押金,或发送虚假交易链接、钓鱼网站盗取账号密码和钱财。

  警方提示

  坚持正规平台交易,任何要求私下转账、先付款/付押金的要求都可能是骗局。警惕要求点击链接或扫码“领取福利”“确认交易”的行为。不透露账号密码、支付密码、验证码。

  套路揭示

  骗子冒充教育局、学校、基金会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教育补贴”为由,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验证码,或要求先缴纳“手续费”、“保证金”、“激活费”等。

  警方提示

  助学金、奖学金有严格的申请和发放流程,不会通过电话、短信、非官方链接直接索要信息或要求缴费。保护个人信息,不向陌生电话、链接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

  记住:发放补贴绝不会要求先交钱。

  套路揭示

  骗子通过群聊、社交软件发布“足不出户、日赚千元”“轻松兼职、学生可做”等虚假广告,前期小额返利骗取信任,后以“任务未完成”“系统故障”“需联单”等理由诱导学生不断投入更多本金,最终无法提现。

  警方提示

  牢记任何形式的网络刷单都是违法行为,且100%是诈骗!

  警惕“轻松高薪”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不符合市场规律的高额回报必有诈。

  任何需要自己先掏钱的“兼职”都要果断拒绝。

  套路揭示

  骗子以贷款、办理信用卡等名义,要求提供银行卡用于“刷流水”或“跑分”,声称无需承担风险即可获利。实际上,这些银行卡会被用于转移诈骗资金,帮助洗钱。

  或收购手机卡后远程操控,拨打诈骗电话或发送诈骗短信。

  警方提示

  非法出租、出借或买卖个人电话卡、银行账户,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诈骗罪等,直接带来牢狱之灾

  同学们要增强防范意识,切莫贪图小利,成为犯罪的“帮凶”。不随意将自己的电话卡、银行卡交给其他人,保护好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重要个人信息。

  开学季是新的起点

  安全防范意识更要“升级”

  希望广大学生和家长

  提高警惕

  让骗子无机可乘

  为了您和身边亲友的财产安全

  请动动手指 转发扩散

  多一人看到 少一人被骗

  转自:平安中原

来源:平安焦作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