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还没回归状态?

本文转自:惠州日报

开学还没回归状态?

几招教孩子摆脱“开学综合征”

开学啦。惠州日报记者叶丽莎 通讯员刘建平 梁勇 摄

“真不想上学!”“一想到要早起、要写作业,就浑身没劲。”开学啦,不少家长发现,家里的“小神兽”闹起了脾气,孩子对上学的抵触情绪让家长犯了愁。其实,从松弛的假期切换到规律的校园生活,孩子出现“开学焦虑”很正常。近日,记者采访惠州市第十一小学(南校区)专职心理教师何宇思,结合心理调节技巧,整理出一份接地气的“收心攻略”,帮助家长、学生平稳过渡“开学焦虑”。

帮孩子“软着陆”

“前几天叫孩子起床,得喊三四遍,现在提前20分钟叫,慢慢就适应了。”家住惠城区的林女士分享,她家五年级的儿子假期时每天要到凌晨1点才睡,为了调整作息,她没硬逼孩子“立刻早睡”,而是每天比前一天提前15分钟关灯,减少晚间娱乐活动。早上也相应早起,一周下来,孩子已经能在7点半准时起床了。

开学后才发现孩子作息没跟上,不用焦虑,开学后调整的关键是让孩子的作息“紧贴上学流程”,用白天的校园节奏倒逼晚上的睡眠。重点抓“起床、午休、睡觉”3个时间点:起床固定时间,哪怕孩子前一晚睡得晚,也要按上学时间准时唤醒。午休严格控制时长,不打乱“夜间睡眠节律”。开学后时间紧张,晚上睡前流程要更高效。若孩子“躺下睡不着”:不要斥责,也绝对不允许“睡不着就起来玩”,让孩子知道“躺下就是要睡觉的时间”。

心理上的“告别”也很重要。“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暑期照片,写下3个最美好的假期回忆,用仪式感告诉大脑假期圆满结束。”何老师说,小小的仪式感能帮孩子在心里接受“假期结束”的事实,比硬说“别想玩了”管用多了。

要是孩子还是提不起劲,不妨跟他聊聊新学期的期待。比如问问“开学想不想跟同学一起玩?”“听说你们这学期有科学实验课,想不想试试?”帮孩子找到对新学期的兴趣点。就算孩子一开始没反应也没关系,给孩子一点时间调整,别逼他立刻“开心起来”,毕竟谁刚从假期里出来,都需要个适应过程。

家长别当“压力源”

“一想到开学要辅导作业,我就忍不住慌,总怕孩子跟不上。”不少家长坦言自己比孩子还焦虑。但其实,家长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孩子。你要是总念叨“开学了可不能放松”“这次考试一定要考好”,孩子只会更抵触。

亲子间的沟通是心与心的贴近。何老师建议家长在沟通时,别总用“命令式”的语气。别再说“赶紧收心”“别再玩了”,换成“让我们一起来整理新学期的课本吧!”“做作业的时间安排你来决定吧!”给孩子点主动权,他反而更愿意配合。要是孩子抱怨“不想上学”,别急着反驳,倾听孩子想法,先共情再慢慢聊,比硬讲道理强多了。

一些小细节也能帮孩子快速适应。比如帮孩子整理学习桌,把旧文具收起来,放上新买的笔和本子,干净整洁的环境,能让孩子更有学习意愿。每天花半小时陪孩子读读书,从他喜欢的漫画、故事书开始,慢慢帮他找回专注力。

“新学期不是要‘紧绷起来’,而是让孩子慢慢找回学习的节奏。”何老师说,家长不用太焦虑,给孩子点耐心,多些鼓励,相信孩子们很快就能适应校园生活。惠州日报记者蓝斐菲

新闻背景:暖心护航新学期

新学期伊始,惠城区教育局将持续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开学关键期,系统推进心理调适工作,多措并举助力学生顺利适应开学节奏。各学校通过开设心理主题班会、心理讲座,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情绪;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培训,提升全员心育能力;宣传心理辅导热线,为有需要的学生及家长提供专业支持。家校社协同联动,共同营造温暖积极的成长环境,守护每一位孩子的阳光心灵。


(教育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9月05日 21:08[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