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开展2025年“巡回法庭进高校”活动

吴锋

9月4日下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与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都匀市人民法院等单位联合开展“2025年‘巡回法庭进高校’活动”。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件的审理工作搬进该校,通过真实的庭审现场和生动的法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深化和法治素养的提升,该校3000余名2025级本科生、研究生新生参与其中。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旨在创新法治教育形式,推动司法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反诈防范意识和识骗能力,增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辨别和应对能力,遏制在校学生涉及“两卡”违法犯罪活动,防止网络诈骗向学生渗透,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防诈的浓厚氛围,全力打造平安校园。

本案中,被告人最初为赚取“介绍费”,多次联系他人提供银行卡,帮助上游犯罪团伙转移非法资金,最终涉罪受审,站上被告人席位。从法庭调查阶段公诉人逐项出示银行流水、转账记录,到举证质证阶段被告人对犯罪事实的确认,再到法庭辩论环节控辩双方围绕“主观明知”“情节轻重”的法理交锋,直至最终宣判,每一个环节都让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旁听师生屏息凝神,生怕错过关键细节。

活动现场。

“银行卡借给他人走个账,怎么就成了犯罪?”庭审尾声,法官结合案件细节作出解释:“别觉得‘借张卡’是小事,这很可能成为犯罪团伙洗钱、诈骗的‘工具’!出借人即便没有直接参与上游犯罪,也会因帮助他人实施犯罪活动而承担刑事责任。”法官特别提醒,该校新生群体需警惕“兼职刷单”“代收款返佣”等陷阱,切勿因贪图小利出售、出借个人银行卡、电话卡,“每一张卡的背后,都连着法律责任的红线”。

“今天的庭审很震撼,以前觉得犯罪离自己很远,今天才知道‘踩线’可能就在一念之间,法律底线绝对不能触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25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王琳表示,“今天案件的被告人因贪图小利和漠视法律走上犯罪道路,他的沉痛教训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对走好今后的道路有极强的警示意义。”

闭门“说教”,不如以案“说法”。长期以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法治教育模式创新,2025年已是该校连续第三年举办“巡回法庭进高校”活动。下一步,该校还将陆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类法治教育活动,全力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学生切实提升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借司法之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图/文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