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16年开学课火爆,环保创意点燃孩子心,未来会更美?

今天下午,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毗山校区热闹非凡,2025年的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在这里拉开帷幕。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这堂课可不是普通的课,它带着满满的正能量,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这场活动主题定为“共此青绿 少年知行”,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既清新又有力量。整场活动分了三个部分,分别是“青山语·绿意生根”“少年行·绿苗成林”和“新苗长·绿动未来”。每个部分都设计得特别用心,孩子们不仅能听,还能动手参与,真正把环保的理念装进心里。比如,情景朗诵让孩子们用诗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生态课堂则是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聊环保的那些事儿。

活动现场,孩子们还玩起了实验互动。老师拿来简单的材料,带着学生们做小实验,展示怎么节约用水、分类垃圾。孩子们眼睛亮亮的,边做边学,个个都觉得自己是环保小卫士。有一个小朋友还举手说:“我回家也要教爸妈垃圾分类!”这场景,别提多暖心了。

除了实验,现场还有生态故事分享。老师讲了湖州本地一个普通农民的故事,他坚持种树护林,十几年把荒山变成了绿洲。孩子们听完后,纷纷感叹:“原来我们身边就有这么厉害的人!”这些故事就像种子,悄悄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活动里还有个特别的环节,叫做优秀生态科创作品分享。几个小学生站上台,展示了自己做的环保小发明。比如,有个五年级的小男孩用废旧塑料瓶做了一个简易的雨水收集器,想法简单却很实用。台下掌声不断,孩子们都觉得,环保其实离自己一点也不远。

“开学第一课”还请来了几位“新时代好少年”代表。他们站在台上,带着全场同学一起宣誓,承诺要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孩子们的声音响亮又坚定,喊出了对未来的期望。这画面,让人不自觉地觉得,未来的湖州一定会更美。

这场活动不是第一次办,已经连续搞了十六年。十六年啊,时间不短,影响力也不小。每年,湖州的中小学生都会通过这堂课,学到怎么爱护环境、怎么做有责任感的人。活动一直坚持公益,内容也特别接地气,融入了很多湖州本地的文化特色,比如太湖边的生态保护故事。

数据上来看,湖州市的“开学第一课”覆盖了全市几乎所有中小学校,每年有几万名学生参与。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知识,还成了家长和老师们心中的一块金字招牌。很多家长说,孩子参加完活动,回家会主动关灯、节约用水,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这场课的设计很用心,专门针对孩子们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比如,活动不用枯燥的说教,而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做中学。湖州本地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像南太湖、安吉的竹林,这些都成了课堂的“活教材”。孩子们通过活动,知道了家乡的美丽,也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活动还有个亮点,就是鼓励孩子们参与进来。现场不仅有老师的引导,还有学生自己的创意展示。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觉得环保不是大人的事,而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小事。就像一个老师说的:“环保从点滴做起,孩子们的小行动,就能让湖州更绿。”

湖州是个水美山清的地方,这里的生态保护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24年,湖州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7.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90%。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人努力的结果。孩子们通过“开学第一课”,也成了这份努力的一部分。他们学会了从小事做起,比如随手关灯、垃圾分类,为家乡的美丽加分。

这场活动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它不只是教孩子们知识,还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自豪感。湖州人常说,“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这句话可不是空话。活动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一件件小发明,让孩子们觉得,自己的家乡正在为国家的绿色发展出力。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意犹未尽。有的小朋友说,长大想当环保科学家,有的说要回家种棵树。老师们也很开心,觉得这样的课比课本里的内容更能打动孩子。毕竟,环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这场“开学第一课”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每个孩子的心里。未来,这些孩子会怎么把环保的理念带到生活中?他们会为湖州、为中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但值得我们一起期待。你觉得,孩子们的小行动,能不能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呢?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