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评论员 朱延鲁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该标准根据中小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对课桌椅的设计、生产、检验、使用等都作出了相应规定,以确保午休课桌椅能够更加舒适、安全、耐用。可以说,这是中小学生午休设施走向标准化的重要一步,也是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筑起更坚实屏障的暖心之举。
众所周知,午休不管是对中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来讲,还是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关于中小学生的午休问题更是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仅国家层面,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发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中,都着重强调了午休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性,并提出要为学生们打造良好的午休环境,保障他们的充足睡眠。
传统的课桌椅,设计初衷更多聚焦在课堂的学习场景上,与午休的适配度较低。学生们趴在桌面上休息,不仅身体得不到有效放松,而且会压迫颈椎,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们正常的身体发育。最近几年,尽管有些学校在改善学生午休条件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如通过铺设睡垫让学生实现躺睡、在体育馆打造午休专区等,不过,这些分散式的探索受益的学生毕竟有限,况且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不同方案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也各有不同。
此次出台的午休课桌椅“国标”,要求课桌椅的形态尺寸要兼顾学生的学习和午休。上课时,课桌的高度和桌面的宽度,能够让学生们端正坐姿;午休时,椅子能展开成躺姿,保证学生们能够舒展身体好好睡觉。同时,课桌下方的空间,也要确保学生们不管是在学习时还是午休时,都有足够的活动余地。此外,标准对课桌椅的材料、性能和结构也都有明确要求,如在材料选用上,要求桌面、椅面等塑料件抗冲击、耐老化,表面漆膜经得起水、潮气和摩擦,桌面沾了墨水、印泥之类的污渍,用普通橡皮就能擦干净。更重要的是,课桌椅从出厂到使用全链条都要有质量保证,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校园,确保学生们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毫无疑问,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国标”,为更好解决学生们的午休难题带来了更加权威且系统的方案。但任何一个标准的出台到实际效果的取得,都是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将标准细化为可落地、可执行的细则外,还需要资金资源的支持、不同部门间的监督协作、动态化的反馈调整等。根据规划,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国标”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期待标准实施之后,能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对照“国标”优化午休设施,进而让更多中小学生能够在“健康午休”中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