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课堂到哈工大殿堂,近60学子逆袭,校长发言为何掌声不断?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5年开学典礼,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校长徐惠站上台,成了全场焦点。作为全国唯一受邀发言的中学校长,她一开口就点燃了现场气氛。两所学校,一个在北国冰城,一个在南方江城,却因为培养人才的共同目标,成了亲密无间的伙伴。

徐惠校长在台上讲得简单又实在。她说,华师一和哈工大这些年一直“手牵手”,一起探索怎么把优秀的中学生培养成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从哈工大的教授走进华师一的课堂,给学生讲科学故事,点燃他们的梦想,到每年都有学生从华师一考进哈工大,追逐航天梦、工程梦。过去五年,近60个华师一的学生考上了哈工大,成了栋梁之材。这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两所学校一起努力的结果。

两校的合作就像朋友之间互相帮忙。华师一的学生带着对科学的热爱走进哈工大,哈工大的教授则用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为中学生打开一扇窗。徐惠校长提到,哈工大的“大先生讲座”特别受欢迎,教授们讲得深入浅出,学生们听得眼睛发亮。这些讲座不只是讲知识,更是让学生明白,科学可以改变世界。

开学典礼上,徐惠校长给哈工大的新生们送了三句话:做“规格严格”的践行者,凡事认真不马虎;做“功夫到家”的创新者,学真本事干大事;做“家国情怀”的传承者,把个人梦想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她说,年轻人要像航天员一样,敢想敢干,用科学和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这番话说得学生们热血沸腾,掌声响了好久。

典礼结束后,徐惠校长没闲着。她在哈工大副校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哈工大的中俄联合校园。这个校园是哈工大的一张名片,融合了中外教育的精华,环境和设施让人眼前一亮。徐惠校长还特意和华师一考到哈工大的学生代表坐下来聊了聊。她问他们学习怎么样,生活顺不顺,鼓励他们脚踏实地,把个人目标和国家发展连在一起。

两校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华师一每年往哈工大输送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不是偶然,而是两所学校在教育上的默契配合。华师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实践能力,哈工大则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两校就像接力赛的队友,把学生从中学带到大学,帮他们一步步实现梦想。

徐惠校长的这次发言,不只是个人荣誉,更是对华师一办学质量的认可。能站在哈工大的开学典礼上讲话,说明华师一这些年的努力没白费。他们的学生不仅成绩好,更有追求、有理想,能在哈工大这样的顶尖学府继续发光发热。

这几年,华师一和哈工大的合作越来越深。比如,哈工大的教授会定期去华师一开讲座,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华师一的学生也有机会参加哈工大的夏令营,提前感受大学的学术氛围。这些活动让学生们对科学和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两校的联系更加紧密。

这种合作不只是学校之间的事,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科技强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接力。华师一和哈工大的努力,就是在为这个目标铺路。徐惠校长在座谈会上跟学生说,年轻人的梦想不能只停留在自己身上,要想着怎么为国家做点事。这话听起来简单,但份量很重。


(教育责编:拓荒牛 )